航天事业与中华民族一起腾飞
9月28日17时37分,巡天游弋的“神七”飞船,乘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和重托,飘然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3位航天员安然走出返回舱的那一刻,举国欢腾!<p>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已具备了载人航天、高中低多种轨道发射、卫星研制与应用、航天基础与保障、空间探索五大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p><p> <strong>“神舟”实现航天史上的奇迹</strong> </p><p> 在“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航天员出舱活动。 </p><p>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韧透露,他曾建议航天员出舱时将悬挂舱外的国旗取回来,后来有关方面斟酌后,决定让航天员在舱外做测控实验。他说:“不管是拿国旗还是做实验,都是在做事,不仅仅是为了探出身子去证明有能力出舱。” </p><p> 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成功进行过太空出舱活动,“神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3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p><p> “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飞船在成功载人飞行的同时,建成独立完整的载人航天工程体系,使我国独立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航天技术。做到体系全,步伐大。”戚发韧表示,载人航天工程目前虽不能立竿见影地对国家经济社会产生推动作用,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不但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而且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p><p>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较为完整的载人航天工程体系;第二步在飞船工程的基础上发射长期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开展有一定规模的应用试验;第三步建立空间站,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他表示,第一步已经完成,“神七”是第二步的首次实验,宇航员出舱实验就是为了将来在太空中修理、维护、组装空间设施做准备。 </p><p> 从“神五”“神六”,再到“神七”,从无人,到一人,到两人,一直到今天的三人行,中国的航天事业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实现了人类航天史上的奇迹。 </p><p> <strong>“嫦娥一号”圆中华民族“奔月梦”</strong> </p><p>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自古以来,“嫦娥奔月”这个凄美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美丽的仙女、清冷的广寒宫、高处不胜寒的孤寂心境,不但令文人骚客们感慨万千,也让普通百姓对遥远的月球充满了向往。 </p><p>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腾空而起,世人瞩目的现代“嫦娥奔月”———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p><p> “中国的月球探测,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过程。”中国<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深有感触地说。 </p><p> 从1958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一共进行了118次对月探测活动,从那时起,我国科学家便一直关注其进展。“虽然这118次发射成功率不到一半,但他们取得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成果。特别是12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而且采集了380多公斤月球的样品供全世界的科学家进行精细的研究,其中也包括我国在内。这些成就无论对技术的进步,对科学的创新,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带动新产业的产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说:“我国科学家从1960年开始,一直在跟踪研究美国和前苏联每一次发射的情况,包括他们的思想、目标、使用的技术。这样一边做工作一边了解、综合分析,一直到1994年。这前后大约35年的时间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准备的阶段。” </p><p> 1994年,我国经济实力逐渐雄厚。载人航天工程也已立项,我国已经具备实现载人航天的技术能力和工程能力,再加上航天技术获得了多项成就,综合这些条件,欧阳自远认为,再努把力,我国有能力进行月球探测。“在此基础上,我们向‘863’提出开展中国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在此后将近10年的过程中,围绕“<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有没有必要,是否可行”等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反复的论证。 </p><p> 2000年10月,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在“世界空间周”庆祝大会上宣布:“在空间探测方面,将实现月球探测……”这是中国高层首次向外界表露<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的决心。当<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的规划报到中央的时候,得到了中央领导、国务院领导的完全肯定。2004年1月,温家宝总理正式批复,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立项启动。 </p><p> 截至2008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已按计划圆满完成在轨运行和探测一年的各项任务,共获取1.37tb科学探测数据。 </p><p> <strong>应用卫星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strong> </p><p> 如果说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对于百姓生活来说颇有些遥不可及,那么我国应用卫星技术的发展则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p><p> 今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了长江中下游六省区发生暴雪灾害。当灾情肆虐时,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启动灾害应急机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于1月29、30、31日连续获取了受灾地区图像,并及时将提取的积雪覆盖信息报送国家减灾中心,为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提供了决策依据。 </p><p>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叶培建说:“南方受灾期间,我们的气象卫星没有漏过一幅图。” </p><p> 目前,我国已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有遥感、通信、导航定位、科学实验等几大卫星系列,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p><p> “中国的卫星已经从试验型转变为实用型。”叶培建说,“现在我国的应用卫星已在通信、气象、导航、对地观测等方面已经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应用系统。” </p><p> 如今,卫星的作用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人们用手机打电话,离不开通信卫星;想看天气预报,需要气象卫星;要看美国的nba、欧洲的足球,得靠卫星转播;驾车出行,导航卫星可以给你指路……卫星在天上,但应用在地面。”他说,“19世纪,钢铁、煤炭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二十世纪是电力和通讯。我认为在21世纪,卫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我们的生活网络将完全瘫痪。” </p><p> 他告诉记者,在今后两个五年计划中,应用卫星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将会有更多性能更高的卫星,在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气象卫星分辨率将更高,对地观测卫星能看得更仔细,导航卫星可以从区域导航变为全球导航,通信卫星可以实现全球电视直播等等。据我所知,今后十年我国要发射的卫星,比我国此前发射卫星的总和还要多,目的就是为了更大地满足全社会的需要。” </p><p> <strong>火箭技术可满足高中低多种轨道发射</strong> </p><p> 当人们因气象、通信、电视等事业的发展而受益无穷时,绝不该忘记那些默默无闻的“火箭人”。是他们把一枚枚火箭发射升空,把一颗颗卫星送入轨道。 </p><p> “小平同志亲自在大会上作报告,表示‘要给科技界做后勤部长’,这让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如今回忆起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孙家栋仍然激动不已。 </p><p> 1967年,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出任卫星总体设计部负责人。他没有辜负国家寄予的期望,带领科研团队刻苦攻关,取得累累战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实践一号”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钱学森后来评价说:“看来,把孙家栋找来还是对的,他的确敢干事,会干事。” </p><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火箭技术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p><p> 1982年4月到1985年9月,科学家相继提出《“长征三号”甲火箭方案论证及运载火箭规划》、《关于“长征三号”甲火箭研制方案的报告》等专题技术论证资料,航天工业部立即将此提到议事日程,并于1986年2月28日向国务院上报,同年3月31日,国务院同意航天部提出的规划,命名为“862”工程。1986年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初步组建了“长征三号”甲研制队伍。 </p><p> 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嫦娥一号”奔向月球,将千载神话变为现实。 </p><p>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介绍说:“目前我国共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100多次发射,拥有高中低多种轨道的发射能力。随着长征二号f型火箭顺利将神舟七号飞船运载上天,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累计109次发射成功。” </p><p> 他表示,运载火箭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包括发射、动力、结构、控制、分离五大系统,涉及空气动力、材料、电子学、导航与控制、能源等多个学科,是多学科交叉产品。火箭技术的推进,带动了全国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可以说是体现一个国家国力的旗帜之一。 </p><p> 如今我国运载火箭的弹体结构已全部国产化,微电子产品也大量实现国产,虽然受到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但我国航天技术仍然在不断探索中发展起来。同时,火箭上一些技术也被广泛用于其他领域。比如液体火箭中的管路活门,如今已转为民用,在石油、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变成了我们民用产业的支柱之一;航天电控技术现在也用在了自动化包装线、打包机等方面。</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