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紧研制组建新一代气象卫星星座系
本报讯 (记者 胡晓晶)强对流天气能不能更及时预测?高空雷暴雨区能不能准确定位?国内知名卫星专家魏钟铨向记者透露: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在加紧研制中,上面装有国产气象卫星上从未用过的闪电探测仪和大气探测仪,预计在2013年底发射上天后,能看闪电、观对流,通过对闪电频率的捕捉更精准预测中国上空大气中的强对流现象,方便及时预警。未来,风云四号将和去年上天的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一起组成新一代中国气象卫星星座系。此外,我国还将发展测云卫星、测雨卫星等专项气象卫星。<p> <strong>“风四”有三只“眼”</strong></p><p> 据专家介绍,风云四号的先进程度堪比美国最先进的同类卫星。同样是静止气象卫星,约4000公斤重的风云四号比“前辈”风云二号大有改进。首先,两者运动的方式不同:“风二”用传统的自旋式运行,而“风四”用上了更先进的三轴稳定运行方式,因为不旋转所以不会出现和地球“背靠背”的尴尬,还能从高空目不转睛地“盯牢”地球,对地球观测的时间利用率从“风二”的5%提高到了近80%。</p><p> 另外,“风二”的“一只眼”只会看云图;“风四”上多了测量大气垂直分布的大气探测仪和看闪电的闪电探测仪,等于是“三只眼”看中国气候。未来,在东经赤道的上空轨道上,“风四”将最快可15分钟成像一次,而目前“风二”d星和e星双星组网看天气还只能半小时看一次。</p><p> <strong>“风三”看全球天气</strong></p><p> 和“风二”、“风四”看中国天气不同,另属一类的风云三号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这个重量只有2500公斤的“小家伙”独具全球“视野”,能看全球天气。和同类“前辈”风云一号比,“风三”是目前国内装载有效载荷最多的一颗遥感卫星,既有光学遥感又有微波遥感,而且多数遥感仪器都是国内首次研制,如微波成像仪等设备难度都属于世界级。</p><p> 自从去年5月27日发射升空后,“风三”一年间忙得“不亦乐乎”。它监测广西蔗糖生产、看新疆荒漠化过程、遥感京沪等大城市的“热岛”效应、监测黄淮平原干旱及引黄灌溉……连测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量的上海空气质量也是通过“风三”的数字天气预报“播报”的。最近,“风三”第一次获得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空洞面积。“风三”与“风一”组网合拍的6小时成像一次全球气象资料,一年间已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及环境部门负责人,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共享中国“风三”和“风一”看出的全球气象“门道”。</p><p> <strong>气象卫星发展最快</strong></p><p> 目前,气象卫星已成为中国卫星族群里发展得最快的一类,忙着为中国及全球提供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及温、湿、云和辐射等气象资料,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为航空和航海等提供安全气象保障等。</p><p> 据悉,我国自主研制且现在役的卫星有33颗,其中上海负责研制的达12颗,这里面又有5颗是气象卫星,包括“风一”d星、“风二”c、d、e星和“风三”。</p><-- {09正文所属专题显示} --><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