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man 发表于 2016-11-22 17:08:24

五位航天人入选“双百”侯选名单

<p>  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6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评选活动。来自沈阳航天新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干部尉凤英成为第103号候选人。</p><p>  7月20日,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启动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在“双百”候选人中,有5位来自我国航天界。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中,有第057号候选人吴运铎;在“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中,有第235号候选人杨利伟、第259号候选人罗健夫、第278号候选人钱学森、第293号候选人翟志刚。</p><p>  评选“时代领跑者”投票时间截至7月31日。评选“双百”人物投票时间截至8月10日。报纸投票、手机投票方式请参照刊登在6月27日和7月20日的《人民日报》等有关报纸的公告,或点击中国航天新闻网(www.htxw.net)、人民网等网站相关评选活动专题,进入网络投票系统,按提示参与投票。</p><p align="center">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尉凤英</p><p>  尉凤英1953年参加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年76岁,是沈阳航天新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干部,195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66年被誉为“毛主席的好工人”,13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她的奉献精神和突出业绩深刻地教育和鼓舞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和爱戴。</p><p>  从1953年到1965年,尉凤英在工厂老师傅的帮助下,实现技术革新177项,其中完成较大的技术革新项目58项,提前434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又用4个月时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她所领导的“厂红专大队”实现技术革新707项,成为当时沈阳市职工技协的带头人之一。</p><p>  1955年,尉凤英被评为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956年和1959年先后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和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被选为中共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和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p><p>  退休之后,尉凤英很少有时间赋闲在家,而是积极发挥余热,始终怀着一种关心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责任感,促使自己在辽宁省、沈阳市内外频繁地参加社会活动,教育、感染人们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奉献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多作贡献,用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富强的和谐社会。</p><p align="center">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吴运铎</p><p>  吴运铎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等职。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作出了贡献。</p><p>  1958年3月至1961年10月,吴运铎任一机部第一研究所(今航天一院15所前身)主任、所长,受命组建了导弹地面设备研究室和专业实验室,开展了我国最早的导弹地面设备研究工作,为航天发射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吴运铎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p><p>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不仅在我国多次再版,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被译成俄、英、德、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在广大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离休之后,他应邀担任京、津、沪几所工读学校的名誉校长、许多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和一些刊物、群众团体的顾问。1991年5月2日在北京逝世。</p><p align="center">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钱学森</p><p>  钱学森1911年出生,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p><p>  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七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他1956年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此后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p><p>  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九大至十二大代表,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 align="center">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罗健夫</p><p>  罗健夫生前是原航天工业部771所工程师。他1951年7月参军,1962年12月调中国科学院西北计算机所,1975年调七机部771所。1969年,罗健夫作为课题组组长开始研制国家空白项目——图形发生器。1972年、1975年,先后研制出第一台“图形发生器”、“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p><p>  罗健夫对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把个人的待遇、荣誉、地位置之度外,他是ⅰ、ⅱ、ⅲ型图形发生器课题负责人,主要设计者和研制者,但在呈报科研成果时要求不署自己名字,3000元奖金也一分不取,婉言谢绝吸收他为中国电子学会成员,并两次让出评高级工程师的机会。在攻关日子里,罗健夫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全部业余时间用来刻苦读书、翻阅资料、思考设计。为了航天事业,罗健夫把个人生活简化到不能再简化,身上穿戴的仍是当年部队发的旧军装,家人为他添置衣物的钱,常常被他用来买了科研需要的书籍。</p><p>  1982年6月16日,正在调试设备的罗健夫突然病倒,被诊断为晚期淋巴癌,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p><p>  罗健夫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被追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p><p align="center">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杨利伟</p><p>  杨利伟1983年入伍,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特级航天员。</p><p>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不畏艰险,敢为人先,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1个小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赢得了巨大荣誉。</p><p>  杨利伟入选航天员之前是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面对祖国的召唤,他毅然投身全新的载人航天事业。为适应新的任务,他惜时如金,勤学肯钻,不到两年时间,学完了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等10多门高新技术课程,考核成绩全部达到优秀。为掌握过硬的航天技能,他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克难关,日复一日苦练,一项一项攻关,在5年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8大类58个专业近百项的训练任务,熟练掌握了飞行程序和操作规程,以专业技术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首飞梯队。</p><p>  在首飞任务中,杨利伟沉着冷静,以良好的素质、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本领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p><p>  杨利伟是中共十七大代表。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p><p align="center">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翟志刚</p><p>  翟志刚1985年入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p><p>  20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1分~17时00分,翟志刚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他在茫茫太空挥动五星红旗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中国人民的心中。</p><p>  翟志刚入选航天员之前是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投身载人航天事业后,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2003年光荣入选首飞梯队,2005年再次入选神舟六号飞行梯队,2008年以优异成绩入选神舟七号任务飞行乘组并担任指令长。为备战“神七”任务,他先后完成了低压舱训练、模拟失重水槽训练和出舱活动程序训练等全新训练科目。尤其在低压、水槽等高风险、高难度、高负荷的出舱活动训练中,他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熟练掌握了低压和模拟失重环境下的各项操作技能。</p><p>  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翟志刚作为出舱航天员,坚毅果敢,不畏艰险,在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密切配合下,出色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为我国探索和利用太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p><p>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翟志刚“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位航天人入选“双百”侯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