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资源三号”入选2010中国十大技术进步
技术大步前进,生活迅速改变。十多年前的bp机已瞬间转化为模糊的记忆。回首2010,我们的世界在各种矛盾冲突的喧闹声中静悄悄地改变着。12月14日《北京科技报》刊登了其评选出的2010年度中国十大技术进步,希望描绘出那智慧之手的挥舞轨迹。十大技术进步中,航天科技就占了两项,分别是“嫦娥二号”和“资源三号”。<p> “嫦娥二号”奔月</p><p> ◎技术进步:</p><p> 人类永远都不会满足对外太空的无穷探索。自今年10月1日在西昌成功发射以后,中国“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转情况一切正常,按照预定计划,“嫦娥二号”上搭载的有效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进行有关的科学探测活动。</p><p> “嫦娥二号”的发射开辟了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这将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大大缩短,而“嫦娥二号”卫星将在距月球表面约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上绕月运行,有利于对重点地区做出精细测绘。此外,“嫦娥二号”直飞月球的方式对运载火箭的入轨精度和入轨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获得着陆区的精细地形数据,“嫦娥二号”激光高度计在月面上留下的“激光足印”精度也可达5米,用于获得月球上几个重点区域的高密度高程测量数据。其次,“嫦娥二号”所携带的ccd立体相机的空间分辨率由“嫦娥一号”时期的120米左右提高到小于10米,所获得的更高空间分辨率的探测数据可以与 “嫦娥一号”的探测数据进行互相校核,最后,“嫦娥二号”将演练“<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软着陆前的椭圆轨道,并使得我国深空测控通信能力将扩展到“地球—火星”间的距离。</p><p> ◎权威点评:</p><p>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它可以带动和促进我国基础科学和高科技的发展。人类已取得的月球探测成果表明,月球上特有的能源和矿产,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同时,利用月球具有高真空、低重力的特殊环境,既能生产特殊强度、塑性等性能优良的合金和钢材,还能生产诸如超高纯金属、单晶硅、光衰减率低的光导纤维和高纯度药品等。目前,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也将带动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也将会有牵引和推动作用。</p><p> “资源三号”——在天上的地球卫士</p><p> ◎技术进步:</p><p> 频频发生的灾害已经让地球人无力招架,如何才能在灾难来临时进行最为有效的救援成为各国思考的难题。10月,“资源三号”卫星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它的出现也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p><p> 我国自主研制的“资源三号”卫星是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主要用于基础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是测绘数据获取的重要信息源。它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这三个技术核心,接收从太空返回地面的信息。</p><p> “资源三号”卫星升空后,地面控制中心会接收到卫星返回的波点信息,经过数据信息处理中心的加工后,立体成像即可提供给相关的决策部门,当未来再发生泥石流等灾害时,就可以利用“资源三号”所返回的信息,绘制成影像,通过影像区域呈现出的各种不同颜色来判断哪里是重灾区,哪里受到的影响不大。而相关部门就可以根据受灾情况做出科学的救援部署。</p><p> ◎权威点评:</p><p> “资源三号”卫星对民用测绘防灾事业将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它所具有的高分辨率,地面幅宽范围广,它所成像的立体照片除了测绘工作上具奠基性意义外,对于应急救灾如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洪水、山火等的指挥决策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p><p> 相信随着我国科技与社会实力的增长,这类资源卫星将会精度更高,重返周期更密集,特别是当出现重大灾情时,有望能得到及时变轨,以求最有效地获取信息。</p><p> 其余入选的进步技术还包括:国产大飞机出世、“和谐号”时速达350公里、超级计算机赶超“美洲虎”、机器人操刀做手术、3g大范围普及、植物工厂智能产菜、人造皮肤进入临床试验、电视开启3d革命。</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