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航天,就没有阿尔法磁谱仪
日前,全球瞩目的阿尔法磁谱仪(ams)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了其探寻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太空之旅。5月25日晚,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应邀接受了本报记者的越洋电话采访,他表示:“没有中国航天,没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出的突出贡献,就没有阿尔法磁谱仪项目。”<p> 阿尔法磁谱仪项目被认为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强子对撞机计划之后的又一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对于中国航天人在参与该项目合作中的表现,丁肇中评价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ams-01所做的磁铁非常成功,这是第一次把这么大的磁铁送到太空,所以美国宇航局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对这一成功都给予非常高的评价。”</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为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研制了三个永磁体主结构件,一个是地面试验件,用于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地面试验验证;一个是飞行件,已经在1998年搭乘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往返了一趟国际空间站;还有一个则用于进行破坏性试验,为了验证即使固定每个磁单元的胶上天后失效,整个磁铁也能正常工作。</p><p> “特别是第二个飞行件在ams-01上天后回到地面,再到这次ams-02再次上天,已经相隔13年。在这13年里,磁铁的磁场变化小于1%,非常稳定,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科院电工所对ams项目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丁肇中感慨道。</p><p> 谈到对该项目试验的期待,丁肇中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从来没有人探测的领域,从来没有人把这么大、这么精密的仪器放在空间站上工作20年,有很大的可能会发现新的、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为此,丁肇中对试验各个阶段和环节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每次开会他都会对项目组全体成员一遍遍地强调“不能出错”,对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设计都要进行大量的校对。“如果做错了就会直接影响到人类对宇宙的看法,所以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p><p> 据悉,阿尔法磁谱仪是国际空间站建成以来最大的科学试验以及人类首个在太空中研究宇宙射线的仪器,由16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历时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承担了ams-01的磁体主结构件的设计、研制和试验工作。该主体结构件曾在1998年搭乘美国航天飞机进行了为期10天的空间工作,在地面存放13年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性能,并继续用作ams-02的磁体主结构。同时,在项目第二阶段中由一院研制的磁谱仪量能器结构,在磁谱仪探测空间粒子的过程中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