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001 发表于 2016-11-22 18:11:08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全解析

<p>  随着高分一号卫星的一飞冲天,我国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备受国内外关注。那么,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p><p>  <strong>建设刻不容缓</strong></p><p>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分辨率、高精度无疑是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方向。一个成熟高效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不仅在军事上有助于国家对领空、领海、陆地进行详尽掌握,也能对农业、测绘、环境、资源、灾害预防、公共安全等民用领域给予支持。</p><p>  而在全球高分辨率舞台上,美国最先亮相并一直独领风骚。目前,美国有数颗高分辨率观测卫星正在运行。其他国家如以色列、法国、印度等也都零星地在太空中布有棋子。</p><p>  卫星数量的稀缺和数据资源的有限,使得这些国家对高分辨率卫星的数据共享采取消极态度,其他国家数据获取难度大、成本高。</p><p>  我国从2007年开始建设由地、空、天三个层次观测平台组成的大气、陆地、海洋先进观测体系,初步形成了气象、海洋、资源、环境与减灾四大民用系列的天基对地观测体系。预计到2020年,我国空间数据自给率将提高到60%~80%。</p><p>  而另一方面,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获取只能依赖航空遥感系统和国外高分辨率卫星系统。与此同时,我国对地观测数据、尤其是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需求巨大,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十一五”期间涉及到对地观测数据的18个重大工程的总投资就达到2000亿元。</p><p>  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立我国自己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成覆盖全球天、空、地一体化的高空间、高时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系统,就显得刻不容缓。</p><p>  <strong>2020年全面建成</strong></p><p>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明确提出实施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位列其中。</p><p>  按照规划,将建设基于卫星、平流层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先进观测系统,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整合并完善地面资源,建立数据与应用中心;到2020年,建成我国自主的陆地、大气、海洋先进对地观测系统,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重大领域提供服务和决策支撑,确保掌握信息资源自主权,促进形成空间信息产业链。</p><p>  2006年,高分专项实施方案论证工作启动;2009年,实施方案经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5月12日,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高分专项进入了全面启动实施阶段;2013年4月26日,随着高分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新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将陆续完成研制和发射,并投入使用,到2020年前后全面建成我国自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p><p>  <strong>建设5大系统3大平台</strong></p><p>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由天基、临近空间、航空、数据中心和应用五大系统构成,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战略需求。</p><p>  其中,天基系统的建设主要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承担数据处理工作。(刘斐) </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