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发射场的那些人、那些事
<p> 在发射场的日子里,我接触到了很多航天人,他们有的是身居要职的工程师,有的只是一线的工作人员;有的已经年过花甲,有的却未到而立之年。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这些故事让我感动,让我难以忘却。</p><p> <strong>见证发射场变迁的“老航天”</strong></p><p> 宦留根,66岁,遥感卫星二十二号团队总装系统的老员工,从1988年风云一号发射到现在一直奋斗在发射一线。</p><p> 1988年,宦师傅第一次来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时,就被眼前的荒凉景象吓了一跳。那时来到发射场,发放的生活用品中总会有一个手电筒,后来他才明白那是上厕所时照明用的。当时宿舍没有厕所,必须要到小山地里“上旱厕”。深秋季节,天黑得早,因而少不了用手电筒。停水停电也是经常的事情,水的供应尤为紧张。生活区的走廊里有6个大缸,每天早上灌满水,到了下午两点便空空如也。</p><p> 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每次进场的卫星试验队员都将近200人,一待便是两个多月。发射场没有理发店,试验队员随身带上推子自己剪,就像现在随身带着刮胡刀一样。</p><p> 生活条件如此艰苦,但在宦师傅的记忆里,那时的工作状态永远热火朝天,心情就像发射场的天,总是阳光灿烂。早上按时起床,排着队伍,喊着口号,到了试验场一干就是一天。精神饱满,斗志昂扬。</p><p> 那时运输条件差,火车运过来的卫星只是个壳子,各个系统要重新在发射场质检、交付、装星,周期大概两个月。</p><p> 如今,宦师傅已经66岁,身体健朗,心态年轻。他总是说,他喜欢与试验队的年轻人在一起,喜欢见证陪伴多年的型号成功发射,喜欢再为航天事业作贡献。</p><p> <strong>不断壮大的“新爸新妈”团队</strong></p><p> 在这次进场的97人长四火箭试验队里,年轻的爸爸妈妈有近20人。曾经的一批新人们,多年以后已经逐渐成为试验队的骨干,并且有了自己的家庭。因为工作紧张,很多试验队员的孩子无法享受爸爸**的长期陪护,只能被交给别人照顾。而工作之余,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总会聚到一起谈论孩子。</p><p> “你家的孩子会走路了吗?”“我家孩子上次过完生日就被送回老家了。”“上次听她奶奶说,我家宝宝已经在幼儿园得了一朵小红花。”“小刘,你老婆快生了吧,你要让她多注意休息啊。”……即便如此,这些爸爸妈妈在工作中从来没有后退一步,在需要他们的地方,总是冲在最前方。</p><p> <strong>“圆梦”突击队和驻场“新人”</strong></p><p> “圆梦”突击队是卫星试验队的一群青年自愿组成的组织。刚到发射场时,他们帮着各单位卸车、转运;工作会上,他们跳跃的创新思维总会想出很多奇招妙招;业余生活中,他们积极组织文娱活动;工作之余,他们为每个房间送水、送饭。</p><p> 他们充满活力,永远不知疲倦;他们主动关心别人,被称为“靠谱的80后圆梦青年突击队”。</p><p> 长四火箭试验队员张醒,自2008年就进入航天工作,至今已经有四五次被选拔为试验队员,但都在将要出发的最后时刻被调到其他岗位上,与发射场失之交臂。而这一次,已经工作了6年多的航天“老兵”终于有机会成为一名“驻场新人”。</p><p> 初到发射场,张醒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一翻身就吱吱作响的上下铺、准时准点的集体就餐、随处可见的绿军装和迷彩服,总是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大学时紧张的军训生活。但每当看到发射场周围的广袤山野和蓝天白云,他的心又会变得十分平静。</p><p> 这名新人对各项工作都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对待:出发之前,仔细翻阅相关文件资料,在发射场主动向老同志和主任设计师请教。虽然发射场的工作十分辛苦,但他展现出了超强的毅力。“看着火箭成功升空的画面,这些日子的辛苦都已经忘却,心里只剩下了喜悦和骄傲。”他说。(魏京华)</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