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科学合作:1+1可以大于2
<p> 4月16日晚,北京五道口。一家不起眼的咖啡厅因为一场关于宇宙的科普沙龙而热闹起来。</p><p> 像很多听众一样,Evan Schmitt一早来到这里,选了一个可以尽量靠近讲台的位置,这位来自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美国得克萨斯小伙儿,准备在沙龙的提问环节抛出自己的疑问。</p><p> 晚上7点半,沙龙准时开始,房间已经拥挤得无法多放下一张椅子,到场的还有欧洲空间局科学部前主任罗杰·博奈、SSI-BJ首席执行所长方默锐等不少知名空间科学家。掌声中,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走到幻灯片前,开始了他的演讲。</p><p> “在空间观测方面,中国已经有很长很长的历史了。早在公元前2042年,我们就有关于日食的记载。在彗星观测方面,中国的先人们还最早提出来彗尾方向总是和太阳方向相反。”对于ISSI-BJ主办的“理解科学”(Understanding Science)系列科普沙龙,吴季还是第一次做主讲。</p><p> “这是我们1973年在湖南马王堆墓出土的帛书中发现的29张慧星的图片。”从中国古代的空间观测历史开始,吴季的话题慢慢延伸到现代。一张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图卷缓缓铺开。</p><p> 他告诉听众,如今,中科院“创新2020”部署了一系列战略性先导专项,空间科学也成为其中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非常欢迎国际合作,这将对我们的新任务有极大的鼓励作用。”</p><p> 吴季介绍,作为中国与欧洲合作的首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双星计划”就非常成功。“这是第一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以中方为主的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2008年,‘双星计划’成功运行,它包括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微小卫星,分别对地球近赤道区和极区两个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最为重要的区域进行宽能谱粒子、高精度磁场及其波动的探测。2010年,产出了200多篇高水平论文,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p><p> 40多分钟的主讲结束后,Evan Schmitt第一个举手提问:“您怎么看待中国与俄罗斯、美国的合作问题?”</p><p> 听众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吴季。</p><p> “从科学家的角度,我们不太希望国际关系影响到科学合作。在机构和科学家层面,我们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吴季表示,这两年,中国科学院与美国科学院已经组织了两次“空间科学青年领军人物论坛”,今年和明年还会组织两次这样的研讨。</p><p> “科学家之间应当加强联系,大家联合起来,能做更多的事情,可以产生1+1>2的效果。”吴季说。</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