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man 发表于 2016-11-22 19:45:16

“长二丁”43天三连发 “高密度”考验星箭

<p>  ——长二丁火箭发射天绘一号03星的幕后</p><p>  金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胡杨从绿变黄,由黄而落。在这短暂的时节变化里,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3次起飞,将6颗卫星顺利送入太空。</p><p>  这是金牌火箭“长二丁”有史以来发射最密集的一段时期。从9月14日发射高分九号卫星,到10月7日发射吉林一号组星,再到10月26日将天绘一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三箭连发只用了43天时间。</p><p>  <strong></strong></p><p>  长二丁火箭在转运运往发射场途中</p><p>  <strong>43天,“长二丁”3箭射6星</strong></p><p>  发射天绘一号03星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25次飞行。从1992年首飞至今,长二丁火箭保持着100%的成功率,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p><p>  多年的不败战绩和发射经验使“长二丁”不断走向成熟,加上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火箭技术状态与之前几乎一样,在很多人看来,“成熟箭打成熟星”,非常靠谱。</p><p>  “长二丁”研制团队也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金牌火箭的“老成持重”——发射场测试、发射全过程“零质量问题”。</p><p>  不过,由于此前高分九号卫星比原定发射计划推迟了3天发射,长二丁火箭这两个月原本就紧凑的发射安排变得更加拥挤了——最短间隔19天,就要送一颗卫星上天。这刷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一发射台的最短发射间隔纪录,也给发射试验队带来了新的挑战。</p><p>  长二丁火箭总设计师洪刚介绍,在发射高分九号卫星期间,发射吉林一号卫星的火箭已经进场,吉林一号卫星还没打完,发射天绘一号03星的火箭就进场了。3次任务两两交叉,且在同一个发射场,这在之前还从没遇到过。</p><p>  尽管3次任务并行,但试验队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膨胀。80多人是发射场人数的峰值,整个团队始终保持着“一支半”队伍的运转模式——发射场一支队伍,上海“家里”半支队伍进行设计、总装、总测等工作。</p><p>  在发射密集期,精简流程、优化岗位成为必然选择。“长二丁”团队给研制工作做减法,对测试发射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精简,如在不降低测试覆盖性的前提下将分系统的独立测试优化为一次性综合检查,缩短了流程,提高了效率。</p><p align="center"></p><p>  发射塔架展开,进行第三次总检查</p><p>  今年以来,他们还采用舱段式管理,把以前同一舱段的多个系统分别安装测试的方式,调整为按舱段统一管理,每个舱段由两名操作人员和一名技术人员负责所有安装测试工作,大大减少了人员,缩短了时间。</p><p>  此外,多学科协同设计、人才阶梯式滚动培养等一系列措施,也在保障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队伍顺利度过高密度发射期。然而,不管怎么优化,人员连续作战的情况难以改变。在火箭3次发射期间,试验队分两次轮换过几十人,但仍有试验队员连续执行了3次发射任务。</p><p>  从8月14日进场筹备高分九号卫星发射任务,到天绘一号03星发射,试验队里的袁杰和夏忠出差天数已达74天。他们在东风航天城从30多度待到0度,看着绿色的胡杨一点点变黄,看着不同的卫星试验队忙忙碌碌地进场又离开,心情复杂地经历了长二丁火箭的“史上最密发射期”。</p><p>  “这样的高密度发射对试验队员的考验很大。队员身体疲惫,来自家里的精神压力也很大。有的队员家里孩子特别小,有的妻子怀孕,都照顾不到。”长二丁火箭总指挥谈学军不无心疼地说。</p><p>  据谈学军介绍,“长二丁”已经从研制之初的几年一发,发展到近几年的一年几发、一个多月几发,但与“老大哥”们相比,这样的发射次数并不算多。未来火箭的发射任务将更加饱满,他希望“长二丁”队伍及研制流程都要适应高密度发射带来的新常态。</p><p align="center"></p><p>  星箭组合体被吊上发射塔架</p><p>  <strong>搬家,发射场测试节奏更紧凑</strong></p><p>  高密度发射不仅考验着火箭,也影响着卫星,对发射场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挑战。</p><p>  一般来说,发射塔架送走一枚火箭后的恢复时间是5~7天,也就是说,要间隔一周左右,才能进行下一次发射。</p><p>  这一次,“长二丁”在同一塔架上三连射,间隔期不过十几天;从一枚火箭出征到另一枚火箭矗立在塔架上,中间相隔不过5天,工作异常紧凑,厂房也出现了不够用的情况。</p><p>  9月26日,天绘一号03星抵达发射场的时候,等待发射的吉林一号卫星仍在使用总装厂房。因此,试验队不得不暂时把卫星安顿在另一个厂房里,先开展工作。等到总装厂房腾退出来后,他们再把卫星转运过去,进行太阳翼安装、卫星加注等后续发射场工作。</p><p>  10月9日,卫星试验队完成了“搬家”。在卫星转运至总装厂房后,队员们对运输后的卫星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对运输的地面支持设备进行了展开和全面复查。</p><p align="center"></p><p>  试验队员正在紧张安装电源</p><p>  “搬家”带来了很多额外工作。除了卫星装箱、检查、开箱、复查等,还有因此造成的发射场流程更改、计划调整。不过,试验队把这些工作很好地“消化”在了发射场工作日程中,有效确保了“后墙”。</p><p>  卫星试验队里有不少新人,包括天绘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今年也是第一次兼任总指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试验队各项工作都更细、更严。同时,得益于01、02星的经验和越来越完善的管理,03星在发射场期间,一路按照计划顺利推进,全程做到了工作零缺陷、产品零疑点、地面设备零问题。</p><p>  这样算下来,虽然多了一次搬家,相较于01星、02星的发射场工作时间,03星反而缩减了10天。</p><p>  10月26日,长二丁火箭托举着天绘一号03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长长的烈焰下,“最密集发射期”短暂告一段落,不过,星与箭的黄金发展期仍在持续。(王娟)</p><p align="center"></p><p>  试验队员正在安装伺服机构</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二丁”43天三连发 “高密度”考验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