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123 发表于 2016-11-22 19:48:49

高密度发射下的“新常态”

<p>  ——航天科技集团长三乙火箭、中星2C卫星发射试验队见闻录</p><p>  11月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虽然已是深秋时分,但群山之中的满眼绿色与温润空气,让人宛若身在江南。</p><p>  每天深夜,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协作楼里,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中星2C卫星试验队的队员们或是挑灯夜战审阅文件,或是商讨技术细节。在这井井有条、一丝不苟氛围的背后,显现的是高密度发射下航天人执著、自信的“新常态”。</p><p align="center"></p><p>  整流罩吊装</p><p>  相隔17天</p><p>  长三乙再次飞天</p><p>  10月1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1月4日,该型火箭再度出征,成功发射中星2C卫星。相同的地点、相同的火箭,只相隔了17天,又再次成功飞天。</p><p>  据统计,在2006年~2007年间的10个月内,包括“长三乙”在内的长三甲系列各型运载火箭发射了11次;从2010年~2012年的3年间,该系列火箭发射了26次,其中有17个月发射了17次,平均每月1次。</p><p>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该系列火箭约17天就要完成一次发射任务,密度之高前所未有。</p><p>  “一次就把工作做对非常重要。”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总指挥岑拯说,“这样能减少因返工而浪费的时间,提高效率。”</p><p>  时间压缩了将近1周,而现场所有的操作测试、数据判读,“双想”等各环节的工作一项都不能少,这需要试验队员们占用不少休息时间把这些工作消化掉。</p><p>  “大家休息时间减少了,日常工作安排得非常紧凑,中午、晚上都要加班。”岑拯说,“在发射场,试验队主要是安装操作、测试和数据判读,我倒是不怎么担心。”</p><p align="center"></p><p>  火箭吊装</p><p>  据介绍,发射场的工作有检验标准,纵向可以与火箭出厂时的测试数据对比,横向可以与相关的测试数据对比。现场操作以数据判读为准,用数据说话,确定是否有问题。</p><p>  火箭出厂前的质量是岑拯最关心的。其实,一发火箭从生产、测试到出厂,大约需要几年的时间,在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总装、测试直至发射升空,所用时间并不多。</p><p>  “我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前期的生产过程中。”岑拯说。前期的高质量研制生产,是后期高效的保证,也是实现高密度发射的基础。</p><p>  现在,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队伍已经在考虑三年后要出厂、现在正在备料生产的火箭。</p><p>  “对于2018年的工作,我们现在就在安排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射高密度是可预测的。”岑拯说。</p><p align="center"></p><p>  精心测试</p><p>  一支队伍</p><p>  操控三发火箭</p><p>  今年下半年,八发长三乙火箭分四批出厂,一趟专列要拉两位“乘客”同时抵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p><p>  在发射场,火箭发射试验队员们多头并进,在发射塔架进行一发任务火箭测试时,也对技术区的另两发火箭开展测试,同时还要准备新的发射工位地面设备的恢复。</p><p>  11月4日发射结束后,参试队员又准备将技术厂房内的一发火箭转至发射区。“人员多线作战,不怎么歇着,上午做完这个型号的工作,下午就忙另一个型号。”岑拯解释说。</p><p>  “相当于一支队伍要兼顾多发火箭的工作,这对队伍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也要求各种资源调配、各种计划安排得非常妥当。”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型号办副主任覃艺说。</p><p>  据了解,面对高密度发射形势,一院统筹各种资源,确保研制生产节点后墙不倒。火箭主要生产单位211厂今年下达了“一号令”。为了抢时间,工人们基本三班倒,早上8点半到晚上9点是“白班”工作时间,如果做不完,晚上9点以后接着上“夜班”。</p><p align="center"></p><p>  火箭总装</p><p>  在生产安排上,一院不断推进火箭产品化、通用化以及组批生产、组批验收工作。前些年,火箭生产任务是一发一发地下达,近些年是一批一批地下达。目前,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一二级、助推器和主要单机产品基本上是通用的。</p><p>  覃艺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火箭生产要实现‘去任务化’,只要与卫星的接口保持一致,发射A卫星可以,发射B卫星也可以,不受任务调整的干扰。”</p><p>  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已有5发长三乙火箭在发射场总装、测试及飞行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控制越来越稳定了。经过几年来推进的精细化管理,产品质量控制取得了实效。”覃艺说。</p><p align="center"></p><p>  卫星总装</p><p>  东四平台卫星</p><p>  首次“一次上塔”</p><p>  对于中星2C卫星来说,面对的一个新状态就是要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3号工位上飞天。</p><p>  今年3月,为了适应长三乙火箭发射任务,3号工位完成了专门的改造,塔架高度、塔上操作平台的空间等有所变化。</p><p>  据悉,该工位第一次改造后具备了发射长三甲火箭的能力,此次改造后具备了发射长三乙、长三丙火箭的能力。而基于东方红四号研制平台的中星2C卫星在此起飞尚属首次。</p><p>  此前,卫星副总指挥张浩曾多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对各方面工作了然于心。</p><p>  他介绍,在进驻发射场之前,试验队预想到,面对新工位的新状态,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因素,如操作空间、人员安全、塔架边界条件等,都要重新考虑,纳入操作流程,因此,“真刀真枪”地演练一次十分必要。</p><p>  经过多方协商,10月初,卫星试验队针对卫星与整流罩上塔操作进行了一次模拟演练。通过这次演练,一些问题暴露出来,其中一个就是吊具虽然吊起了卫星的密封容器盖,但由于导向杆过长,无法将之从卫星上方移开,高度还有一定的差距。</p><p>  此后,试验队通过对密封容器进行适应性改造,将导向杆缩短,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p><p align="center"></p><p>  火工品测试</p><p>  以往,星箭对接操作一般采取卫星与整流罩“二次上塔”的方式,即先将装有卫星的密封容器吊上塔,完成星箭对接后,以类似蚊帐的软帘遮挡卫星、打开塔架,吊下密封容器,转吊整流罩上塔,合罩。此方法耗时较长,软帘也不能挡雨。</p><p>  通过考察分析发现,3号工位星箭对接平台上方无遮挡,卫星裸露期间如果下雨,则会被淋,后果将不堪设想。</p><p>  于是,卫星试验队与火箭发射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多方协调,将“二次上塔”改为“一次上塔”,即将卫星和整流罩是同时吊上塔架,星箭对接与整流罩扣罩一气呵成后,再打开塔架,将密封容器吊下塔。这样,既利用整流罩的密闭性保证了卫星的洁净度、温湿度,也节省了一天的时间。</p><p>  “这个方案是全新的,没有验证过,演练一次非常有必要。走完这个流程,对后续使用该工位的同类卫星都具有借鉴意义。”虽然多方协调费时费力,但成效具有开创性意义,张浩觉得很欣慰。</p><p>  严格的副总师</p><p>  温和的贴心大姐</p><p>  在中星2C卫星试验队中,35岁以下的参试队员占全体队员总数的60%,发射日5位一岗人员中的4位是第一次到发射场执行任务。年轻队员们操作时的每一个动作,都让卫星“两总”格外关注。</p><p>  卫星副总设计师李朝阳工作超过20年,她工作认真细致的程度让年轻队员们“肃然起敬”,在测控细节上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影响了每一位队员。</p><p>  2011年参加工作的陈小燕表示,对于每一份技术文件,她都会带领大家逐字逐句、一条指令、一条数据地审查复核。</p><p>  有一次开会,李朝阳看到某份测试文件上出现的是“合格”二字,而不是具体的量化的数据,她认为如此定性不够严谨,不能接受,于是当面对此做法提出了异议。</p><p>  李朝阳聊天时的柔和语气令人记忆深刻。“我是极少着急批评人的。”提及此事,她依然态度温和。队员们也反映,她发现疏漏时,并没有严厉批评,而是温和地提醒大家改正。</p><p>  在生活中,李朝阳更像贴心的大姐。她喜欢和队员们一起散步,分享生活中的各种乐趣;还会细心地提醒初到基地的队员们吃饭七分饱以防高原反应,留意天气变化适时添减衣物……细心的关怀让队员们备感温暖。</p><p align="center"></p><p>  为青年突击队授旗</p><p>  让青年队员</p><p>  激发“精神活力”</p><p>  卫星试验队里,35岁以下的队员占60%。然而,这支年轻的生力军团结协作、作风过硬,受到各方肯定。</p><p>  9月17日,28岁的赵建伍从卫星总指挥张宝接过青年突击队队旗并向队员们挥动旗帜时,心里激动万分,暗立誓言,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把大家团结起来,激发突击队员的“精神活力”,体现年轻人的昂扬斗志。</p><p>  据介绍,青年突击队员们大多是“80后”独生子女,担负着仪器设备的搬运、卫星加注安全救护、测试设备转场等重体力工作。</p><p>  卫星加注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系数较高的环节。在四昼夜不间断的卫星加注工作期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领导对青年突击队员们有序开展救生、灭火、抬伤员等演练工作赞赏有加。</p><p>  虽然只担负抢险救护任务,但加注时的高危险状态足以让一般人害怕。“80后独生子女们不顾个人安危、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让我们刮目相看。”试验队临时党委副书记梁剑飞说,“通过一些活动,我们也从一个侧面清楚地看到,一大批青年人工作起来真是铆足了劲向前冲。”</p><p>  从10多年前该项目研制开始至今,这支队伍迅速成长起来,这让张宝成就感十足:副总师李朝阳、副总指挥张浩、测试指挥张岩、调度组长金晓康以及彭真、李琳等许许多多队员的姓名,他都能脱口而出,如同沙场点兵。</p><p>  “他们责任心强、工作踏实、有担当,是中国航天未来的希望。”张宝说。经过多颗卫星的锤炼,过硬的技术本领、严格的组织纪律、良好的工作作风已经成为这支队伍的“传家宝”。</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密度发射下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