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nmz 发表于 2016-11-22 20:19:00

精诚合作“兄弟连” 航天激光 “王牌军”

<p align="center"></p><p>  白春礼院长向王建宇颁奖。</p><p align="center"></p><p>  上海技术物理所2室实验场合影</p><p align="center"></p><p>  激光三维成像装置</p><p align="center"></p><p>  激光测距敏感器</p><p>  今年1月14日,中科院2015杰出科技成就奖在京揭晓。中科院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代表“空间激光主动探测技术研究集体”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手中接过荣誉奖杯。</p><p>  这已经不是这个团队第一次载誉而归了。“2003年以来,国家的任务带给我们很多荣誉。荣誉属于昨天,但是在一次次共同攻关中留下的团队精神会陪伴我们走得更远。”王建宇说。</p><p>  <strong>优势互补的“天作之合”</strong></p><p>  “空间激光主动探测技术研究集体”的成员主要来自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与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这段堪称典范的合作,缘分要追溯到2003年。当时,嫦娥一号卫星激光高度计刚立项。</p><p>  作为项目牵头人的上海技物所一直在寻觅着“另一半”——可满足太空苛刻环境的高性能激光器。“研制初始,激光器也想过进口,但如今省下的不仅是数百万美元的外汇,还成长起一支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队伍。”项目负责人、主任设计师王建宇至今回忆起当年的决定还感慨万千。</p><p>  “我们所有40余年强激光技术研究的深厚功底,但缺乏航天工程任务研制经验,而这恰恰是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长项。”星载激光器研制负责人、现任上海光机所副所长陈卫标将这样的合作比喻为优势互补的“天作之合”。</p><p>  “无论哪家的部件或试验出了问题,双方都会坐下来联合解决,共同攻关。”陈卫标觉得这个团队的成功基于双方的坦诚和信任。</p><p>  嫦娥一号卫星的重要载荷“激光高度计”的研制任务正式启动,而“星载激光器及其电子学的研制任务”落到了陈卫标团队的肩上。</p><p>  陈卫标深知这是一根难啃的骨头。他通过选拔,组建了一支集合了光、机、电各方人才的全固态空间激光器研发队伍。</p><p>  在项目进行之中,双方经常进行探讨、切磋,偶有争执也仅限于单纯技术问题,相互的信任和依靠始终体现在合作的各个方面。比如,在嫦娥一号激光高度计研制进入正样阶段后,由于个别制造工艺不过关,造成激光高度计寿命出现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两所科研人员不分昼夜地苦战,成功解决了这项技术难题,保证了激光高度计的最终成功运行。</p><p>  “双方开会从不谈技术保密,只谈如何把事做成。”嫦娥三号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负责人、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舒嵘说,“我们都明白身上的责任,也看好这些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我们当作毕生事业全情投入的。”</p><p>  <strong>老中青组合的金字塔团队</strong></p><p>  “70后”的舒嵘、贾建军、何志平是团队中坚分子,但比起“80后”的核心成员黄庚华与徐卫明、“85后”的张亮,他们已经算是老前辈了。还有团队中的学科带头人“50后”的王建宇和他们的导师“30后”的中科院院士薛永祺研究员。</p><p>  “我们的团队是稳固的金字塔型。”舒嵘介绍起团队倍感自豪。</p><p>  老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精心指导工程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准确把握工程发展的节奏和脉络。经过十多年在空间激光载荷自主研制之路上的筚路蓝缕,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刻苦攻关,成为项目的中坚力量。</p><p>  “各类零件上千个,光机电热力等学科高度交叉,没有人教你,没有东西能参照。”舒嵘回忆起嫦娥一号项目开拓期,团队协同攻关的场面让他记忆犹新。“从院士到博士生,大家互为师生、一律平等,无论谁碰到了问题,都不遮遮掩掩,全摊在台面上,头脑风暴,谁对听谁。”</p><p>  正是这样互为师生的氛围让年轻人迅速地成长了起来。到了嫦娥三号项目实施期间,王建宇把执掌激光高度计和三维成像敏感器的帅印交给了年轻人。“压力是年轻人成长最好的推进剂。”他说。</p><p>  “平时,我们每周休息一天。遇上型号试验或是重要节点,那我们就是24小时连轴转了。”舒嵘说加班虽然是家常便饭,但并不值得表扬,“更好的项目管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p><p>  年轻人终究没有让人失望。这支会聚两个研究所年轻骨干的研发团队传承了老一辈航天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宝贵精神,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多项研制任务,而且相较国外同类产品,大幅降低了研发成本,赢得了我国在该领域研发的主动权。黄庚华、徐卫明、张亮等一大批“80后”的年轻人也在磨炼中成长为新一代激光载荷的领头人。</p><p>  薛永祺院士动情地说:“通过嫦娥工程,我们的年轻同志确实成长了,好多难题都是他们日日夜夜在那里解决,而且责任心也重了,团队的精神也有了。”</p><p>  而青年人的烦恼,年轻的领导最明了。“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35岁。平时他们总是把家庭和生活的困难放在第二位,子女上学之类的问题从不麻烦单位。”舒嵘谈起这支无私奉献的年轻队伍十分感动,“我们的党支部活动基本以亲子活动为主,我们也知道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舒嵘总是提醒他们在报效祖国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归家庭。</p><p>  <strong>把“量子通信”搬上卫星</strong></p><p>  “如果说嫦娥一号与三号任务是把激光测距与激光三维成像搬上太空,那量子科学卫星就是要把量子通信的科学实验搬上卫星。”量子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工程师兼卫星总指挥王建宇这样解释他的团队目前的首要任务,“量子卫星将装载我国自主研发的星地量子通信设备。它能产生并发送承载量子信息的光子团,地面系统接收后开展量子密钥传输等相关科学试验。要实现卫星天上边跑边‘发球、接球’,需要解决超高精度的瞄准、捕获和持续跟踪难题,就像是站在东方明珠上把一根头发准确丢过塔底绣花针的针眼里。”</p><p>  事实上,由中科院院士、项目首席科学家潘建伟提出并主导的量子通信卫星计划的攻关工作,早在2008年就被列为中科院重大创新项目,王建宇出任该项目工程实施的总设计师,开始和潘建伟合作进行攻关实验。2011年量子科学卫星工程正式列入空间科学卫星战略性先导专项。</p><p>  为了保证量子卫星与地面接收站间超高精度地瞄准、捕获和跟踪信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技物所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从2012年起就做了各种实验。</p><p>  “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共同智慧促成了量子通信从神话走向了实用。”王建宇说。以量子通信卫星的主要科学载荷纠缠源为例,中科大主要负责其光学与系统设计,而上海技物所则对结构与电子学进行把关。为了更好地促进交叉融合,上海技物所的优秀研究生加入中科大团队增强其工程能力,中科大十多人设计师团队常驻上海技物所参与型号任务。“整个团队全力以赴,不分彼此,只为让世界早一天看到中国的量子通信卫星。”王建宇说。</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诚合作“兄弟连” 航天激光 “王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