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航天老兵:选择无悔 逐梦未歇
<p> 几天前,年近耄耋之年的中国第一代航天老兵史良接到了官方的电话,邀请他去参加4月24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举行的“首个中国航天日”座谈会。这是很多年“再没进去过”发射基地的他,退休十多年来收到的第一次“正式邀请”。</p><p> “这样的纪念很有必要,看来我们没有被国家遗忘。”在踏上21日傍晚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行程前,史良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现在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航天成就,说明在那片荒芜的大漠里长达数十年的坚守十分值得。</p><p> 勋章、获奖证书、纪念章,以及一只上着锁的“两弹”试验时使用过的电爆管盒子……当史良在书桌上将一大堆“见证”了当年所有艰辛与荣誉的珍贵老物件一一铺开时,他再一次被“拖回”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里。</p><p> 1959年,17岁的高中生史良告别故乡中原农村,经过六天六夜辗转到达甘肃“东风基地”(即今日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越走越荒凉,一路上没有村庄,也没有树林,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只有一个一个像碉堡一样的沙丘……”在他当时的日记里,如此记录着初来乍到时的心境。</p><p> 与其他第一代航天老兵一样,史良的这种“纠结”直到参军一年后,在发射中心的厂房里见到一枚横卧着的巨大“教练弹”时才被打消。“一年多艰苦严格的军事和文化素质训练,加之来时路上的荒凉,偶尔的悔意,在那一刻都被眼前的稀罕物激发起莫名的激情。”他回忆说。</p><p> 此后的26年间,决心坚守于此的史良住过帐篷、地窝子、车库,吃过沙枣、野菜,经过严寒酷暑和狂风暴沙,参加了中国第一枚苏制近程弹道导弹发射、第一枚国产导弹发射、导弹核武器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p><p> “26年里,先后参加过火箭、导弹、卫星等发射试验任务约40次,这些都为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中国首批火箭发动机操作系统工作人员,史良认为,现在的成就都是在当年探索积累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技术原理万变不离其宗,少不了发动机和控制系统。</p><p> 史良在谈及那个年代的航天事业时,眼里总会忽然泛起亮光,“那是中国航天的‘活跃期’,紧张的时候要3天试射2枚火箭。”他说,尤其是1964年至1966年间,当地进行了28次试射试验,这些都为现在的精确发射奠定了技术支持。</p><p> 数十年之后的现在,听力渐衰的史良已难以将过去所有的关键瞬间全盘托出,不过退休后的他依然关注中国的航天事业,有关航天发射的每一次报纸、期刊,他都有整理收藏,因为“他见证过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p><p> 戈壁之思,战友之情,“两弹一星”之念,以及“飞天梦”之盼……当诸多朝思暮想的期许纷涌而至时,即将踏上“归乡”之路的史良感叹道,“我们不仅要有‘嫦娥’,还要有来去自如的太空空间站……”。</p><p> “如果人生还有一次再出发的机会,我还会选择回基地当一回兵。”退休后的史良根据几十年前的日记、笔记和写过的文章,历时10年完成的一本名为《大漠军魂》的书中后记中如是陈述。</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