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科普卫星 将于2017年发射
<p> 据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北京市八一学校和中国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宣布,将于2017年发射一颗由航天专家指导、中学生主导的低轨道中学生科普卫星,以此提升中小学生对航空航天技术的认知。</p><p> 北京八一学校透露,在中国科协、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支持下的这颗中小学生科普卫星,旨在向中小学生普及航天知识,卫星计划于2017年发射。卫星可遥控工作并自动向地面发送遥测信息,学生可接收无线电信标信号,通过卫星进行双向无线电中继通信并开展其他的科学实验。卫星将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向全世界提供免费服务。</p><p align="center"></p><p> 4月22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培训基地与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少年微星计划”在宋庆龄儿童科学技术馆启动。 全国的少年儿童将在启动后的近一年中创意、设计、亲手制作全球第一颗以“少年”命名的纳米卫星,并于明年上半年发射到太空。</p><p> “少年微星计划”以“少年星,中国梦”为主题,依托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少年儿童科技培训基地,伴随卫星发射前后,从启动一直延续到2017年12月,在近20个月的时间里,共分为“创星、造星、发星、亮星、观星”五大环节。</p><p> 创星,就是“卫星创意设计征集”,面向全国少年儿童征集对“少年星”的功能设计创意,并从众多创意中评选出若干“少年梦想之星”。</p><p> 造星,就是“卫星套件的组装”,同学们利用我们提供的纳米卫星套件,动手制作自己的卫星作品,经选定后转交专业院所,完成最终的研制、改造和地面环境测试,成为真正可以上天的卫星。</p><p> 发星,就是“少年星的发射”,由同学们创意设计并参与制作的“少年星”,将在2017年上半年搭载在“微星一号”卫星上一起发射。</p><p> 亮星,就是“点亮少年梦想之星”,明年儿童节,在中国少年儿童科技培训基地正式启动之际,我们有机会与国家领导人一起点亮中国少年梦想星,并通过在轨运行的“少年星”,寄语全国的少年儿童。</p><p> 观星,就是“航天的观测和体验”,我们将组织全国少年儿童通过我们设立的卫星测控站,观测“少年星”的运行与实验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科学探索、课程教育和航天体验活动。</p><p> “全国少年微星计划”,让全国的中小学生广泛创意,并动手设计一颗纳米卫星。这将是中国的少年儿童第一次参与设计和制作的卫星,也将成为全球第一颗以“少年”命名的卫星。这在中国少年儿童科技史上,航天卫星发展史上,没有先例,首开先河。</p><p>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整合专业航天力量承担“少年星”的整体技术保障和发射工作。该公司创始人谢涛介绍,需要少年儿童创意的,不是卫星的具体结构或技术,而是“他们梦想里卫星可以实现的一个愿望;他们想象中卫星足以实现的一个功能;他们认为卫星能够完成的一个任务”。</p><p> 有关专家表示,类似“少年星”这样的纳米卫星,在功能上可以完成很多任务,比如:跟踪大熊猫等珍惜动物、帮助干旱地区寻找水源、太空与地面的对比试验、观察南北极冰川变化、在太空完成天文观测等等。纳米卫星体积和重量都很小,却是多种智慧和多学科交叉的结晶。少年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可掌握天文学、通讯测控、热环境、机械力学、光学、纳米科技、卫星应用等诸多学科。同时,拓展校外教育模式,以太空教育为牵引,能够综合多种学科,打造创新型系统工程教育理念。</p><p>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鸣秋表示,举办“全国少年微星计划”,就是为了鼓励同学们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敢于创新、勇攀高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成长为真正的“科技之星、创造之星、梦想之星”。“少年微星计划”的顺利实施,在我国的少年儿童科技史上,在航天卫星发展史上,必将载入光辉史册,铭记梦想起点。</p><p> 按计划,“少年星”将于2017年上半年连同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微星一号”一起搭载发射,去实现同学们的太空梦想。</p><p>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航天界泰斗孙家栋出席启动仪式,给孩子们以鼓励和祝贺。</p><p>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鸣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刘会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综合办公室副处长刘海,航天科技集团办公厅处长李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究员、卫星型号总指挥董勇及主承办方领导和航天界的相关专家到会,为全国少年儿童助力。</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