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man 发表于 2016-12-2 10:01:20

山沟沟里的航天传奇

<p align="center"></p><p>  西昌发射场二号(左)和三号(右)发射工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供图</p><p>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群山环抱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内,矗立着两座巍峨挺拔的发射塔架。一座是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三号“功勋”塔;一座是成功发射大推力捆绑式火箭、“北斗”导航卫星、“嫦娥二号”的二号“鲁班”塔。</p><p>  中国航天从这里走向世界,奔向月球,迈入深空。46年来,西昌航天人持续刷新着中国航天新高度,走过的每段风雨路程都见证着中国航天国际地位的不断跃升,更记录着航天人的忠诚使命和筑梦太空的不朽成就。</p><p>  <strong>这里几乎每个人都称发射场为“沟”。昔日穷山沟已变成享誉世界的航天城</strong></p><p>  这里几乎每个人都称发射场为“沟”。外出叫“进城”,回来叫“进沟”。因为发射场所处的大凉山以山高沟深闻名,赶羊沟、波罗沟、杨家沟……沟沟荒芜偏僻。</p><p>  1970年冬,一支队伍从茫茫戈壁滩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翻越秦岭,跨过大渡河,主动成了“沟里人”,攻坚克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发射场建设。“突击长征桥”“贯通专用线”“会战发射场”“组建测控网”……在老一辈创业者的努力下,人迹罕至的穷山沟逐步变成了享誉世界的航天城。</p><p>  1975年,国家“331”通信卫星工程立项,中国航天向地球同步轨道远征的重任落在了西昌航天人的肩上。因为轨道高达36000公里,比此前中国发射的所有卫星轨道高度都要高出几十倍。一位航天专家这样描述:“卫星要到达地球同步轨道,必须经过多次变轨,末级火箭要启动两次,程序十分复杂。就像人挑担子上坡一样,必须挑一会儿,休息一下,然后再慢慢上去。”1984年,伴随着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火箭低温氢氧发动机技术和第四个成功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p><p>  自此,西昌发射场开始创造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p><p>  1986年2月1日,长征三号火箭在这里将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此结束了中国人只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p><p>  1990年4月7日,成功发射我国承揽的首颗国际商业卫星“亚洲一号”,中国航天从西昌走向世界,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三个、亚洲第一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p><p>  1990年7月16日,成功发射中国首枚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将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和“澳星”模拟有效载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p><p>  从2000年成功发射我国首颗北斗卫星至今,这里已成功将20多颗北斗卫星送入太空。2012年,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服务区域覆盖亚太,中国跻身世界导航强国。</p><p>  2007年5月14日,成功发射我国首颗以整星整箭方式出口的“尼日利亚一号”通信卫星,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卫星首次走出国门。</p><p>  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这是中国航天继人造地球卫星、地球同步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由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向研制发射人造月球卫星的跨越,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p><p>  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从单射向发射到多射向发射,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从每年最多执行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能力15发,从一星一箭测试到现在的三星三箭同时测试……中国航天从这里实现了走向高轨、走向世界、走向深空的重大跨越。</p><p>  <strong>创造了自1997年以来78次发射连战连捷、全战全胜的世界航天纪录</strong></p><p>  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p><p>  这句话是场区每个人的座右铭。西昌发射场已成为国内首个发射次数过百的航天发射场,并创造了自1997年以来78次发射连战连捷、全战全胜的世界航天纪录。如此高的成功率,背后是西昌航天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p><p>  质量是生命。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关系民族尊严。西昌航天曾有过一段艰难的日子,由于产品质量原因,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两次重大事故,失败的阴影曾一度笼罩在西昌发射场上空。但西昌航天人没有气馁,而是在挫折中重整旗鼓,实现了与国际一流航天发射场的接轨。从技术阵地到发射阵地,场区人员总是一遍遍地“筛”问题,一次次地总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疑点,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p><p>  创新是引擎。发射场大力实施“科技推动计划”,打造航天发射场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推进试验任务大数据中心建设,成体系成规模应用自主可控软硬件产品,培养11个科技创新团队。发射场自主研发的“某火箭遥测信息快速处理系统”,实现了中心航天发射事后数据处理从无到有、从几个月到三天、从三天到500秒的一次次跨越;成功研发的“火箭飞行精度预报系统”,实现了中心数据处理精度鉴定领域零的突破……</p><p>  人才是关键。发射场针对复合型指挥人才数量不足、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等现实问题,多渠道多手段搭建新平台,打出培养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实干型基层干部等“组合拳”,走上了“人才孵化器”的系统化培育新路子。数据显示,发射中心硕士以上学历科技人员已占到人员总数的28%,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总数已上升到63.6%以上,人才队伍素质得到稳步提升。</p><p>  <strong>“40万年薪无非是银行卡上多个0,我要的是那个1,一个事业一辈子”</strong></p><p>  嫦娥“零窗口”成功发射、风云低温燃料泄回再加注成功发射、北斗在强雷暴中抢窗口发射、嫦娥三号携玉兔完美落月、探月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完成、老挝白俄罗斯等外星发射助力“一带一路”……每个惊险又精彩的瞬间背后,是西昌航天人的无私奉献。对扎根在青山铁塔间的他们而言,生活的精彩就是高密度任务中废寝忘食的高度紧张,和火箭成功发射的轰鸣中涌入心间的巨大喜悦。</p><p>  去年刚退休的工程师宁群丁,有着发射场“活图纸”之称。31年来他将忠诚变成了行动,长期在一线工作,对塔架上11万个螺栓性能状态了如指掌,能准确说出场区所有电器设备的规格、型号。</p><p>  加注技师刘哲理,参加工作28年一直从事火箭燃料加注的相关工作。2006年“风云二号”任务,突发火箭一级氧化剂加注活门不能复位的异常。刘哲理临危受命,连续奋战29个小时,带领岗位人员创造了短时间内泄出推进剂,更换加注活门并成功组织二次加注的航天奇迹。</p><p>  “金牌01指挥员”陈政,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操作手到为火箭按下点火按钮的“金手指”,再到号令发射场的01指挥员,他先后组织排除了电源主机不平衡保护、母线绝缘阻值超差、气动机转速参数异常等多起重大故障及隐患。</p><p>  10多年前,一知名企业邀请中心试验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车著明加盟,承诺年薪不少于40万元,给妻子安排工作,有专车保障,还有公司股份。车著明几经思索,还是决定继续自己钟爱的事业。他说:“40万年薪无非是银行卡上多个0,我要的是那个1,一个事业一辈子。”</p><p>  中国航天一甲子,西昌航天风雨兼程走过不惑之年。百次仍是首次的标准,开始新征程的西昌航天,新的航天传奇正在前方等待。</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沟沟里的航天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