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摇篮”是怎样炼成的?
<p> 新华社记者孙英威、潘褀、闫睿</p><p align="center"></p><p>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博士生韦明川这几天很兴奋,他所在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紫丁香一号”微纳卫星又将进入太空,这已是他们设计的第二颗微纳卫星。</p><p> 这群“追星青年”何以频频逐梦太空?记者在哈工大航天学院采访了解到,凭借交叉学科设置、工程化能力培养,搭配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使这里成为中国航天人才的“摇篮”。</p><p> <strong>一群“高大上”的“追星族”</strong></p><p> “本科入学时,我和一群伙伴参加了校无线电爱好者社团,2010年就萌生了制作小卫星的想法。”团队总体设计和测控负责人韦明川说。</p><p> 2011年,当时在荷兰做访问学者的航天学院教师王峰得知,由欧盟提出的“QB50工程”计划,将采用50颗立方体卫星组网的形式,邀请全球高校参与。他第一时间将消息回传给航天学院院长曹喜滨,提出学院组建学生团队参与的想法,得到赞同。</p><p> 2012年,国内首个由学生自主参与设计、研制、调试与应用的微纳卫星团队在哈工大正式成立。学校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供学生们研发,“紫丁香一号”由此而生。</p><p> 从小爱好动手探索的韦明川,依托校卫星技术研究所,凝聚了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力学、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等8个学科的本硕博学生40余人,组建起一支“混搭梦之队”。</p><p> 在“紫丁香一号”研发期间,国内某科研项目启动。在学校支持下,2014年3月,韦明川团队正式提交了参与意向书,“紫丁香二号”卫星由此诞生,并于2015年9月顺利升空。</p><p> <strong>产学研结合铺就“追星路”</strong></p><p> 记者采访发现,航天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坚持教学、实践并举:一是在学科设置上突出“大航天”理念,搭建交叉学科平台;二是注重学生工程化能力培养,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边学、边做、边突破。</p><p> 据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孟松鹤介绍,学院在学科设置上既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这样的一级学科,也设置有控制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与航天“紧密相连”的专业。</p><p> “我们学科是一个对象学科,在对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涉猎多学科交叉,这就要培养学生在工程中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专业教师赵阳举例说,在研发载人航天机械臂动力学过程中,学生会被直接带进去一起做,这样理论、实践结合的起点很高。</p><p> 此外,学院还注重学生的工程化能力培养,对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学校里有一个导师,相关研究所里还有一个导师。</p><p> “我经常有博士生被借走去参与项目研究;有的博士研究题目跟国家项目相同,毕业也能直接去部委或科研院所工作。”孟松鹤说,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哈工大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到单位直接就能上手。</p><p> <strong>“规格严格”培养更多“追星族”</strong></p><p>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韦明川显得很成熟,对于生活和学习有着清晰的要求与规划。他认为,从事科学研究让他比同龄人更谨慎,学院严格的制度和航天精神传承更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p><p> 严谨的科研作风,同样被哈工大应用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其中,班主任制、学科建设团总支制、过程淘汰机制、三级心理帮扶机制等制度是航天学院的重要抓手。</p><p> 从2012年起,哈工大建立了“过程淘汰机制”,累计挂科超过20学分即被要求退学。“刚进大学时自我松懈,对淘汰机制没有重视,没想到真被退学了。”目前就读于辽宁一高校二年级的小李说,这段经历给他敲了警钟,虽然已退学,但仍视自己为半个“哈工大人”。</p><p> 得益于严谨、科学的育人制度持续“浇灌”,哈工大航天学院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一本厚厚的“名册”。仅“十二五”期间,就向我国航天领域输送毕业生2000余名。</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