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擦亮中国的“太空之眼”
<p>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一种人:他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p><p align="center"></p><p>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p><p> 央广网武汉5月9日消息(记者章成霞 凌姝)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一种人:他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是文明进步的领跑者,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他们以知识的力量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希望。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p><p> <strong>记者:如果没有遥感测绘,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改变?</strong></p><p> 李德仁:如果没有遥感测绘科学,我们就不能在网络上看到地球。有了遥感测绘,我们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p><p> <strong>记者:如果要给小学生上一堂测绘科普课,您会怎么开头?</strong></p><p> 李德仁:我会告诉小学生,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要了解这个地球,地球45亿年的寿命已经走过,我们希望它至少还会有45亿年的寿命。</p><p> <strong>记者:您打算什么时候退休?</strong></p><p> 李德仁:我的老师93岁去世,他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我也要学老师,活到老,学到老,战斗到老。</p><p> 江城武汉,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78岁的李德仁步履匆匆、声音洪亮。办公桌上摆放着硕大的地球仪,陪伴他每日八点开始工作。“卫星在天上相当于人类的眼睛,可以看地球,拍照片。能不能让卫星像人一样,能够在天上有大脑,一边拍照片同时就找我感兴趣的目标?”</p><p> 江苏泰州溱潼古镇,青砖黛瓦百年宅院。导游津津乐道着“弟兄三院士”的轶事:李德仁,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群,材料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六十年前,李德仁从这座大院走出,考入了武汉测绘学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当人类从遥远的太空用卫星观察地球时,如何让这些“太空之眼”更明亮,是李德仁一辈子的追求。</p><p> 李德仁说:“原来我们画地图用手工,拿一个平板在野外去画;现在世界上有1000多个遥感卫星,美国最多,中国第二多;现在的测绘,我要定你的位置靠的是北斗、美国的GPS。”</p><p> 遥感测量数据以千万计,区分处理各种误差是测量学界的百年难题。1982年,留学德国的李德仁首创一种测量方法,将数据中的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区分出来,被学界称之为“李德仁方法”。然而,在国外已经崭露头角的李德仁,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却毅然回到母校,当起了一名讲师。他说:“学了本事要为中国服务,中国不应当落后。”</p><p> 由于核心元器件受制于国外,我国遥感卫星定位精度长期停留在300米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李德仁带着他的团队在误差处理上狠下功夫,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我国光学卫星遥感影像的定位精度逐步提高到0.5米水平,从数百公里的高空可以清晰俯瞰地面。“在航天问题上,美国人希望中国人到他这儿买数据,在他的掌控之中。但中国人当然不能这样做。我们就用软件来补硬件不足。”</p><p> 和在太空看清故宫的游客相比,李德仁还有更高的期待,那就是让中国的卫星装上聪明的“大脑”。比如当地面灾害发生时,卫星可以在天上一边成像、一边找目标、一边自我校正,在一分钟之内把准确图像传到地面。他用四个Right来形容这个目标:“Right time,正确的时间,Right place,地震发生在四川,就是那个地方要;另外就是Right information或者Right knowledge,你要把这个信息和知识提供给Right person。把天上的卫星变成一个聪明有大脑的卫星,这是我们的使命。”</p><p> 武汉大学李德仁的办公室,有一整面墙的奖牌奖状,他的弟子数量庞大,仅博士生就超过了160人。他领衔的团队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从青藏铁路测量到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从北京奥运安保到数字敦煌工程……身影无处不在。但无论科研工作多忙,每年大一新生开学时,这位精神矍铄的院士都会如约出现在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的讲台上。</p><p> 李德仁说:“我原来当校长的时候就发现新生会闹专业情绪,测量不就是野外跋山涉水嘛,觉得这个专业不如别的专业好。与其让他们闹情绪不如让院士告诉他,你进这个门,学这个专业,你可以达到很高的高度。”</p><p> “做科研不能跟着外国人走,要走中国人自己的路,要按照国家需求、百姓需要去做”,关于遥感测绘的未来,78岁的李德仁的希望,同样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遥感卫星会超过100个,卫星之间应当是联网的。我提了16个字叫‘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融合、智能服务’,这16个字就是我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