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人的下一个着陆场
从“勇气号”、“机遇号”,到未来十年美国火星探测项目的“开篇大作”——“好奇号”,美国正在快马加鞭地推动火星探测项目进展,坐拥越来越先进的设备、越来越成熟的技术,难怪奥巴马敢放出豪言,要在2030年将航天员送上火星。 <p> 俄罗斯作为全球最早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虽然太空经验十分丰富、技术也够扎实,但囿于庞大的经费开支和火星探测项目屡屡受挫,只得打出“合作牌”,一边宣扬实现“载人探火”是一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的宏大计划”,另一边则积极策划组织多国合作,共同参与火星探测试验项目。 </p><p> 当然,其他航天大国也不甘落后。连一向将注意力集中于火箭和卫星发射的欧空局,年初也放出消息称,要将2011年的工作重点转向正在进行的登陆火星模拟试验。中国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也已经万事俱备,正摩拳擦掌待机探测火星…… </p><p> </p><p> <strong>美国火星探测 “磨破嘴”也要“跑细腿”</strong> </p><p> 当惯了国际航天“老大哥”的美国,自然是步步都想要走在他国前面,火星探测更是不在话下。 </p><p> 今年,“好奇号”将被送上火星,成为探索火星生命传奇的下一个主角。 </p><p> 为此,美国宇航局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当然,一个个前赴后继奔往火星的探测器也不知道在火星上跑了多少里路…… </p><p> 早在20世纪60年代,也就是美国宇航局成立之初,他们就开始了狂热寻找地外生命的分析和探索。水手号系列火星探测器就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火星探测的历史舞台,虽然多以失败而告终,却也为火星探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p><p> 1975年,美国宇航局实施了海盗号火星着陆探测计划,先后发射了两枚海盗号火星探测器,并于1976年在火星表面软着陆成功。此次火星探测长达六年之久,是美国火星探测史上最昂贵的计划之一,也是20世纪人类探测火星最为成功、提供信息最多的项目。 </p><p> 2004年相继登陆火星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则给美国人带来更多的惊喜。原本计划进行三个月火星探测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居然超额工作了20多倍的时间。这两个家伙爬山入坑,披风带沙,行走了20多公里火星路,传回了25万张图片。 </p><p> 即将奔赴火星的“好奇号”将携带技术更加先进、种类更加丰富的设备上路,探测目标直指火星有机物。作为美国力推的2011年“探火巨星”,“好奇号”必将成为未来十年火星探测的焦点。 </p><p> 远不止此,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计划仿佛还只是开了个头,一系列任务规划正紧锣密鼓地铺展开来—— </p><p> 2013年,火星大气层与挥发物演变任务探测器紧随“好奇号”之后,踏上探测火星的漫漫长路; </p><p> 2016年,火星生命科学实验室研究开始启动; </p><p> 2022年,尝试火星取样返回; </p><p> 2031年,载人环绕火星探测将在万众瞩目中记录下历史性的一笔; </p><p> …… </p><p> 或许,美国宇航局风风火火的火星探测计划真能为我们上演一场地外生命的传奇。 </p><p> </p><p> <strong>俄罗斯合作“探火” 精明之策亦是无奈之举</strong> </p><p> 翻开历史卷轴,查查“老本”,不难发现,在人类进行火星探测的几十年进程中,俄罗斯应该算得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 </p><p> 1960年10月10日,前苏联即向火星发射了第一枚探测器,在接下来的30年间,前苏联将近20个火星探测器送往太空。但不知是技术略显粗糙还是运气实在太差,没有一枚探测器成功完成火星探测任务。 </p><p> 火星似乎成了俄罗斯的一个噩梦,1996年“火星96号”发射失败坠入太平洋后,俄罗斯的火星探测变得沉稳了很多,很少再贸然地、频繁地将深空探测器送往火星。 </p><p> 2002年,根据俄罗斯科学家拟定的火星登陆方案,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的官员曾设想在2015年将一个六人小组送往火星,缔造人类探索太空的又一里程碑。目前看来,这个计划已成泡影,但是其进军火星的勃勃雄心可见一斑。 </p><p> 当时,此项工程的估算已经超过200亿美元,面对经济的滑坡和本国国防开支脆弱的承受能力,俄罗斯咬咬牙也只能承担30%的费用,其余部分则寄希望于能够与美国宇航局和欧空局达成协作,完成这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的宏大计划”。 </p><p> 虽然这一大胆的设想最终没能实施,但俄罗斯的合作“探火”之路越拓越宽。 </p><p> 2011年火星探测的重头戏中,俄罗斯不仅出谋划策,也积极出资出力。 </p><p> 在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上,就搭载了俄罗斯联邦航天署提供的专门用于寻找水源的氢探测器。 </p><p> 本年度俄罗斯还将发射一颗名为“福布斯-土壤”的火星探测器,希望能从距离火星表面6000千米的火星卫星“火卫一”上衔沙而归。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匈牙利、奥地利以及中国等国家均参与了其有效载荷的研制。 </p><p> 而今炒得最热的“火星500”项目,则是由俄罗斯牵头组织、多国参与的试验项目,包括中国、德国、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在内的多国、涉及100多个项目参与了这个试验。该试验旨在了解未来前往火星的航天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为未来火星探测积累经验。 </p><p> 此次试验让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备受鼓舞,其副署长维塔利·达维多夫近日表示,俄罗斯正在研制飞往火星的航天器,并将在20年内做好飞往火星的一切准备工作。 </p><p> </p><p> <strong>后起之秀不甘落后 火星探测好戏连连 </strong></p><p>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奔向火星的征程中,几乎只有美俄两国同台竞技。而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其他航天大国的兴起,这场火星之旅也变得越来越热闹。 </p><p> 目前,由欧空局主持的、被称之为“曙光”的空间探索计划,正徐徐展开,火星则是该计划中的旗舰级任务目标。 </p><p> 而此前,欧空局打造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在2003年6月由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开始对火星进行全方位探测。同时还成功分离了猎兔犬2号登陆器,并成功到达火星表面。 </p><p> 2016年和2018年,欧空局还将搭乘美国“宇宙神-5”分别发射火星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漫游车,踏足火星表面进行搜寻,并为欧洲航天员踏上这颗红色星球作准备,力争在2030年到2035年间向火星发射载人飞船。 </p><p> 据报道,今年第四季度,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顺乘俄罗斯天顶号火箭,与“福布斯-土壤”一同踏上火星之旅。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筹划火星探测的自主发展之路。虽未正式立项,但以嫦娥一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综合应用月球探测一、二期工程技术,已经成功提出了我国自主火星环绕探测的技术方案,正在进行技术攻关。 </p><p> 人类利用空间探测器进行火星探测的历史,几乎可以贯穿整个人类航天史。从刚有能力挣脱地球引力飞向太空的那一刻起,接连不断的空间探测器就开始了它们的火星之旅。人类深空探索的脚步才刚刚开始,更为浩渺的宇宙正在向人类开启。 (刘斐)</p><p> 来源:中国航天报</p><p> </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