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工程里的中国创造
<p align="center"></p><p> 这是6月30日拍摄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反射面板的局部。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p>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期望,在电波环境彻底被破坏之前,真正看一眼初始的宇宙,弄清宇宙结构的形成演化,推动相关科学研究的突破,只有大射电望远镜才能帮助人类实现这一梦想。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天文学家1994年提出利用贵州的喀斯特洼地建造大射电望远镜,形成了中国“天眼”的最初设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