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rmo 发表于 2016-11-4 08:56:35

太空那么大 少年你来吗?

<p>  30年前,能鼓捣半导体收音机的中学生,堪称技术能手;</P><p>  20年前,懂组装个人电脑的中学生,算得上IT达人;</P><p>  10年前,会制作航空模型的中学生,被叫做科技人才。</P><p>  最近,即使是机器人项目,在中学生群体里也见怪不怪了。</P><p>  可是,如果说让中学生亲手造一颗卫星……是否听着有点不切实际?</P><p>  近日,预计于今年年底发射的全球首颗“少年星”,正式启动功能创意的征集,对象是全国的中小学生。即日起,同学们登录活动官方网站(www.51ministar.com)即可报名。</P><p>  “少年星”项目的全称是“中国少年微星计划”。活动以“少年星•中国梦“为主题,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教育学会共同主办,中国少年儿童科技培训基地、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九天飞扬文化发展中心承办。</P><P align=center></P><P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align=center>“中国少年微星计划”启动仪式</P><p>  此次“少年星”的功能创意征集,只是整个“中国少年微星计划”活动的首个“创星”环节,之后还有“造星”、“发星”、“亮星”、“观星”等四个环节。</P><p>  据主办方介绍,“中国少年微星计划“需要少年儿童创意的,不是卫星的具体结构或技术,而是同学们梦想里卫星可以实现的一个愿望、想象中卫星足以实现的一个功能,或者感觉上卫星能够完成的一个任务。</P><P align=center></P><P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align=center>太空监测的地球耗电情况</P><p>  例如:检测南北极冰川变化、向全球广播我的心愿、追踪野生东北虎的踪影、与太空自拍、让全世界听见你的声音、监测全国各地水源地的水质、全球洋流的水温变化、完成太空天文观测等等。</P><P align=center></P><P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align=center>卫星太空拍摄画面</P><p>  还记得火遍全球的《火星救援》吗?剧中男主角马可瓦特尼的扮演者马特达蒙在火星上盖大棚种菜。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赋予“少年星”这样的任务呢?在太空种豆芽,或者直接给火星送点种子过去。</P><P align=center></P><P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align=center>电影《火星救援》片段</P><p>  像“少年星”这样的纳米卫星,体积和重量都很小,却是多种智慧和多学科交叉的结晶。少年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和了解天文学、通讯测控、热环境、机械力学、光学、纳米科技、空气动力学、卫星应用等诸多学科。“</P><p>  根据活动安排,本次活动将从全国中小学生征集的创意中甄选出1000个创意进入初赛。进入初选的同学,每人将获得由活动主办方免费提供的1000个立方体卫星套件。后续还有CubeSat特训营,同学们将在航天专家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卫星。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胜出的一个作品,将成为全球首颗成为“少年星”。获胜者将有机会全程参与此次活动。</P><p>  <strong>那么什么是CubeSat呢?</STRONG></P><p>  CubeSat是近几年航天器领域的研究热点。相信经常关注太空频道的读者对“CubeSat”并不陌生,国际上的微小卫星标准通常以“CubeSat”为代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能扩展性强等优点,发展速度十分迅猛。</P><P align=center></P><P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align=center>CubeSat在太空画面</P><p>  CubeSat即立方星,是一个结构形状呈立方体的微小卫星。这种卫星虽然重量轻体积小,但是能够搭载一定的空间实验载荷开展科学实验,并且价格低廉。</P><p>  CubeSat标准最初是由加州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团队于1998年发起的,而第一次CubeSat发射是在2003年。标准化大大方便了卫星的测试与发射,确保了技术延续性和成熟度,并极大并降低了成本。</P><p>  2013年美国弗吉尼亚州托马斯杰斐逊科技高中的49名中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造了一颗被命名为“TJ3SAT”的方形卫星,在美国航天局的帮助下卫星成功进入地球轨道。</P><P align=center></P><P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align=center>目前国外少年儿童制造卫星已经成为可能</P><p>  目前随着国家民用航空领域的逐步开放,国内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成功案例,至今已有几十颗成功发射。不过我国在少年儿童航天方面的教育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P><p>  “中国少年微星计划”让中小学生能广泛创意、参与设计并动手制作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无疑能够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面向浩瀚星辰的梦想之门。</P><p>  4月22日,首个国家航天日前夕,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设计者、硕果仅存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在“中国少年微星计划”的启动仪式上,亲手按动了活动启动的按钮。</P><P align=center></P><P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align=center>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P><p>  1970年4月24日,带着全体中国人的强国之梦,一曲《东方红》唱响太空。穿越46年的时空,带着全体中国少年儿童梦想的“少年星”,又会把怎样的内容带上太空呢?</P><p>  我们在期待。至今仍然在太空飞行的“东方红一号”,是否也在期待。</P><p>  太空那么大,少年你来吗?</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空那么大 少年你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