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遭滑铁卢:俄航天发射怎么了
<P align=center></P><P align=center>资料图:俄罗斯“质子”运载火箭</P><p> 继4月28日“进步M-27M”货运飞船发射失败后,本月16日,搭载墨西哥通讯卫星的“质子-M”运载火箭在升空约500秒后坠毁。同日,与国际空间站连接、负责推进调整轨道的“进步M-26M”货运飞船推进器点火失败,对空间站轨道修正任务造成了影响。不到三周时间,连续三次事故,不得不让人对俄罗斯航天工业产生质疑,甚至有分析人士称之为“系统性衰退”。</P><p> 国内航天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质量管理不善是导致俄罗斯航天“衰退”的重要原因。</P><p> “航天本是令俄罗斯自豪的工业领域,现在却每况愈下,接连遭受失败。”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叹道。</P><p>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究员杨宇光认为,俄罗斯航天最近状况较多,但应从具体型号进行分析。</P><p> 杨宇光说,从历史记录来看,“进步号”飞船的可靠性非常高。迄今为止,该系列飞船发射数量达到140艘,出现问题的比例极低。</P><p> 2011年8月,因运载火箭第三级动力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一艘“进步号”货运飞船升空后爆炸。这是数十年来“进步号”首次发射失败。</P><p> 庞之浩介绍,今年4月28日“进步M-27M”的发射失利,也是由于火箭在船箭分离前发生爆炸,使飞船受损并失控,最终坠入大气层。</P><p> 这两次失利,为联盟系列运载火箭留下了“不良记录”。</P><p> “俄罗斯发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都是用联盟系列火箭,过去成功率非常高。”庞之浩说,但“进步M-27M”的遭遇对下一步载人飞船的发射带来了影响。按照此前计划,有3名航天员本应在五月初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另一批航天员前往空间站,但这一计划被推迟。“如果不把故障查清楚,发射载人飞船就很危险了。”他说。</P><p> 相比“进步号”和“联盟号”,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成绩单”则大为逊色。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该系列火箭共发射397次,有46次遭遇失败。</P><p> “质子火箭是各国现役火箭中失败概率相当高的一个型号。”杨宇光说。</P><p> 庞之浩介绍,“质子号”是俄罗斯目前唯一低轨运载能力达20吨以上的火箭,曾先后发射礼炮6号、礼炮7号、和平号空间站以及国际空间站舱段等。同时该火箭的价格便宜,在商业领域接到了大量订单。“但该型火箭近年连续出现发射失败,其中有些代价惨重。”他说。</P><p> 2013年7月2日,载有3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的“质子-M”火箭升空后几十秒便倾斜下坠、触地爆炸。2014年5月16日,携带“快车-AM4R”卫星的“质子-M”火箭在大气层中爆炸。加之今年5月16日的发射失败,导致该型火箭的后续发射任务被推迟。</P><p> 谈及俄罗斯航天活动频频失败的原因,专家一致排除了技术原因。杨宇光说,无论是“进步号”“联盟号”还是“质子号”,都是成熟型号,尽管近年都有些更改,但总体来说还是继承了过去的成熟设计。</P><p> 有分析称,这是俄航天领域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等引发的后果。庞之浩表示,目前俄罗斯航天领域确实存在人员青黄不接,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甚至一度被视为英雄的航天员,如今在该国也成为并不被年轻人向往的职业。“航天领域培养人才需要长时间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说。</P><p>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质量管理是俄罗斯航天面临的最大问题。</P><p> 杨宇光表示,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测试过程,都需要严格把控。比如2013年的“质子-M”火箭坠毁,就是因为一个用于导航的惯性器件发生故障,而这正是火箭飞行过程中性命攸关的一个组件。“各个器件在生产、测试环节把控不严,测试、考核不到位,出现问题就不奇怪了。”他说。</P><p> 庞之浩同样认为,航天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发射操作,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他说,生产过程中如果质量控制不严,除了导致元器件质量不稳定,还可能导致内部产品出现暗伤、多余物等,这都是致命的缺陷;航天器飞行过程中要经历各种力学环境、热环境、电磁环境等,如果地面试验不充分,也可能导致失败。此外一些关键零部件必须有备份,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否则会使可靠性降低。</P><p> “目前俄罗斯并没有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对航天产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庞之浩说,“这是最大的问题。”</P><P align=center></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