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man 发表于 2016-10-31 14:15:35

中微子

<p>  近一段时间来,中微子已经成为物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两位科学家,主要功绩就是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久前,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又报告发现了中微子家族的一类新“同胞”。“发现中微子的秘密”也被评为2002年的重大科学突破之一。 </p><p>  中微子个头小,不带电,可自由穿过地球,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号称宇宙间的“隐身人”。科学家观测它颇费周折,从预言它的存在到发现它,用了10多年的时间。 </p><p>  要说中微子,就不得不提它的“老大哥”——原子基本组成之一的中子。中子在衰变成质子和电子(β衰变)时,能量会出现亏损。物理学上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鼻祖尼尔斯·玻尔据此认为,β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失效。 </p><p>  1931年春,国际核物理会议在罗马召开,当时世界最顶尖的核物理学家汇聚一堂,其中有海森堡、泡利、居里夫人等。泡利在会上提出,β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正确的,能量亏损的原因是因为中子作为一种大质量的中性粒子在衰变过程中变成了质子、电子和一种质量小的中性粒子,正是这种小质量粒子将能量带走了。泡利预言的这个窃走能量的“小偷”就是中微子。 </p><p>  发现中微子,中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功不可没。他在抗日战争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坚持研究β衰变和中微子检测问题。1942年,他在美国《物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论文《探测中微子的建议》。几个月后,美国物理学家艾伦根据王淦昌提出的实验方法,证实中微子的确存在。 </p><p>  中微子的英文名“neutrino”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起的。中子发现后,费米参加罗马大学的一个研讨班,有人问他新发现的中子是否就是泡利所说的中性粒子?他回答说:“不是,中子要大,而泡利预言的中性粒子要小,还是把它叫做中微子吧!” (来源:全球黄页) </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