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宇航业(三)
二、萎缩时期(1985—1995) <p>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向西方大国大举借债。进入80年代,偿还高峰到来。但由于经济困难和对外贸易状况恶化,苏联无力偿还外债,使外债总额逐年增加。80年代下半期,苏联进入经济危机状态,政府缺少资金用于扶持宇航工业,国家订货逐年降低,与宇航工业相关的企业生产状况也由于缺乏资金而急剧恶化,无法按时完成订货。 </p><p> 苏联时期,宇航业属于国防工业的一部分,国家投以巨资。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宇航业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地位,不仅无法再获得优待,连生存的基本需求都常常得不到保证。1994年,俄罗斯对航天计划提供的国家津贴只相当于1989年的12%,低于法国、日本、德国。从1989年至1994年,俄罗斯对民用航天计划的投资减少了4/5,对军用航天计划的投资减少了9/10。另外,各制造厂家分散在独联体各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在对待前苏联最主要的航天发射场拜克努尔这一问题上,也矛盾重重,这一系列原因使俄罗斯的宇航工业每况愈下。 </p><p> 资金不足对宇航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1985至1995年,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发射火箭的总数下降了一半多,“和平”号轨道站的建设也不得不停工5年(1990—1995年)。俄罗斯1995年的发射计划,因资金问题只完成了50%。1995年上半年,40%的军用卫星是动用“紧急备用物资”发射的,准备向火星发射宇航站的计划也被搁置。资金不足还使俄罗斯现有的宇航设备得不到正常的维修保养,已老化的设备无法及时更新换代。据俄罗斯宇航部门提供的数字,俄罗斯目前正在使用的170个空间设施有2/3以上过了保险期,其中78颗卫星超期服役。目前所有的地面设施均已超过了使用期,更为严重的是,其中90%的设备已无法再生产。1995年原计划生产的14颗“质子”号卫星实际只能生产8颗。资金不足还导致航天领域工作人员待遇不断下降,人才大量流失。到1994年,宇航部门的工人已流失30%,技术人员已流失近一半。这些窘迫情况大大削弱了俄罗斯在国际宇航商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p><p> 宇航业的危机引起了俄罗斯官方的重视,为了保持在这一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俄罗斯政府于1993年12月11日通过了俄宇航工业到21世纪的发展纲要,各有关部门也已采取了如下措施: </p><p> 第一,修建自己的发射场,为宇航事业的发展提供基地。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租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每年需拿出1.16亿美元。1994年11月11日,叶利钦总统下令在普列谢茨克修建自己的发射场,改变宇航大国没有发射场的状况,同时还准备在远东修建一座更大的发射场,将发射工作逐渐从拜科努尔全部转到俄罗斯境内。目前,普列谢茨克已投入使用,并成功进行了数十次发射。 </p><p> 第二,将有限的财力集中于最有前途的宇航项目,呼吁宇航学者和专家继续致力于本国宇航业。近年来虽然俄罗斯卫星的发射和生产有所减少,但“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p><p> 第三,扩大对外交往,加强国际合作,利用本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谋求外资援助。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俄利用几十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截至1995年,俄已有2500次成功的火箭发射,安全送到指定轨道的航天飞行器已达3000件)、约93%的高发射成功率和低廉的价格吸引外国用户开展航天服务,俄开始加强同美、英、德、日、奥等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与这些国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1991—1995年,俄罗斯在拜克努尔发射场多次发射载人飞船,将这些国家及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送上了“和平”号轨道站,从普列谢茨克发射上天的俄航天飞行器“流星-2.3”、“资源-Φ1”、“光子”等携有美、法及德国的设备。美欧的宇航员都曾在“和平”站上工作过。俄美签署的共建“阿尔法”国际轨道空间站的协议最为引人瞩目。根据这项协议,利用俄罗斯的先进技术,美国的雄厚资金,建立一座共同使用的轨道站,以取代现在的“和平”号。为完成这一计划,美国将出资400亿美元。如果这笔资金全部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俄罗斯宇航部门经费紧张的局面。同时,俄罗斯还开辟了新的国际合作方式,发射同时携带俄航天飞行器和可在指定轨道上分离的外国轻型卫星的运载火箭,俄已为意大利、美国、瑞典、捷克等国家提供过该项服务。 </p><p> 俄罗斯还巩固并发展了同印度、法国原有的航天合作,又为印度发射了3颗卫星,与法国开展了一系列航天方面的合作研究工作。 </p><p> 在军事航天领域,俄罗斯开始加强同外国的合作,它意识到在军事航天领域长期封闭而在国际航天市场上造成的损失。美、法、德、中国等国家的军事航天专家应邀到俄航天发射基地访问,这样,俄军事航天专家也有了去这些国家的军事学院、航天发射场及其他军事航天机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p><p> 另外,俄罗斯加强了同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为代表的独联体各国的合作,签署了一系列加强生产合作、共同开发的政府间协议,根据协议要求,乌克兰为俄罗斯提供“泽尼特”、“齐克隆-M”运载火箭及一系列航天飞行器和配件,1995年8月,乌俄共用地球资源考察卫星由乌俄两国联合发射成功。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主要在拜克努尔发射场——唯一可发射载人飞船的航天发射场,1992年5月,俄哈划分了拜克努尔发射场,1994年12月,俄哈签署了租借拜科努尔发射场20年的协议,并对该发射场的生活设施进行了完善,这样,俄罗斯扫除了苏联解体造成的在火箭设计、制造、发射等方面的障碍。 </p><p>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俄宇航工业的实力得以保存,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一定的发展:1990年2月,俄第一次试验了宇航员在太空独立行走的设施;1992年6月,俄从普列谢茨克成功发射了一枚“宇宙”号运载火箭,一次分别将8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各自的轨道;1995年3月,俄罗斯52岁的男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创下了连续滞留太空439天的世界纪录,38岁的女宇航员也创下了滞留太空169天的世界纪录,而截至1995年11月,美国宇航员在太空停留的最长时间是95天,还是1995年在“和平”号上创下的。1986—1996年这十年间,俄坚持建完了总重达近129吨的“和平”号轨道站。 </p><p>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由于经济危机和苏联解体,俄航天工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美国和欧共体则乘机把持了国际航天市场。俄积极采取措施力图摆脱困境,加强了同独联体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并首次开展军事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保持俄宇航工业原有潜力和走向世界航天市场奠定了基础。俄把市场机制引入宇航工业,开辟了利用外国资金和积极争取外国投资并举的道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995年,俄宇航工业从外国获得3.5亿美元。 </p><p> 来源:新华网</p><p> </p><p> </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