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行走
2000年9月11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两名宇航员成功地在离地面370公里的太空进地了长达6个小时的太空行走,为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安装了电缆等设备。预计到2005年建成国际空间站,还需要宇航员多次以太空行走的方式进行组装,共需舱外活动1100小时。 <p> 太空行走顾名思义是指宇航员乘坐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以后施展的一种行为。广义上的太空行走,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在载人航天器密封中的行走;二是在舱外宇宙空间的行走;三是在其他天体如月球上的行走。通常说的太空行走,专指宇航员在舱外浩瀚宇宙中的行走。</p><p> 这种太空行走,比人们在地面上的行走困难得多,但由于其在空间事业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故而历来被航天专家所重视。宇航员步入太空以后,可以从事各种复杂的空间作业,如施放、回收、修理和捕捉航天器,开展科学研究、组装空间站、建设太空城等。这对开发利用空间资源都有重要意义。虽然利用机器人也可以代替人在太空开展工作,但是机器人无法从根本上发挥人的作用。人具有创造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有预见性和主动性,能够处理各种意外事件,而机器人却不能。从长远看,人类要征服太空的其他天体,总要走出载人航天器身临其境。因此,太空行走乃是空间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p><p> 自60年代以来,宇航员已成功地进行了一百多次太空行走。第一次是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上升2号宇宙飞船上的宇航员里昂诺夫完成的,他在太空行走了24分钟。接着美国宇航员怀特于同年6月5日从双子星座4号飞船出舱进行了太空行走,历时20分钟。 世界上第一次未系保险带的太空行走是1984年2月7日美国宇航员麦坎德利斯和斯图尔特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先后出舱完成的。 特殊技术措施 由于太空环境与地面大相径庭,故而对太空行走的宇航员需采取特殊技术措施加以保护。 首先,宇航员必须穿着价值连城的航天服。因为太空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压力,温度变化很大,阳光照射时可高达100多摄氏度,无阳光时可低至零下200多摄氏度,又存在着能伤害人体的各种辐射和微流星体,故而在那里行走时,必须身穿具有生命保障的航天服。该服背部携有生命背包,主要有氧气瓶、水箱、二氧化碳处理装置、温控和调节器等设备。</p><p> 其次,宇航员出舱前必须吸一段时间的氧气。为避免造成严重疾病,故而出舱前需要吸取纯氧将体内氮气排出,以免隐患。为此,需有专用供氧设备。</p><p> 第三,宇航员必须携带喷气背包和通信设备。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操纵喷嘴朝不同方向喷气,就可使自己向前向后左右上下运动。通信设备又叫通信背包,供宇航员与有关方面进行联系。 第四,宇航员一般还需身携保险带。虽然也有宇航员不携保险带亦进行太空行走,但那是偶然为之。保险带把宇航员和飞行座舱连结起来,以确保安全。</p><p> 宇航员以太空行走的方式施放、回收、修理和捕捉航天器早已变为现实。美国宇航员乘坐航天飞机不仅施放了多颗卫星,而且还把在太空运行的发生故障的个别卫星捕捉后加以修理重新置于轨道继续开展工作。有的故障卫星被回收后返归地面,经修理后又从地面发射升空。</p><p> 这种给卫星或添加燃料,或更换零部件,或检查维护以排除故障等做法,对延长卫星寿命、提高其工作年限和节约资金都有重要的无法替代的作用。(来源:科学时报)</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