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天飞机机队
“挑战者”号是美国继“哥伦比亚”号之后,正式使用的航天飞机。 <p> </p><p> 当年,限于美国的电脑技术水平,“挑战者”号成为高模拟的实体机试验工具。研究人员用其来测试数据,为今后航天飞机的有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p><p> </p><p> 美国媒体称,上个世纪后30年,美国航天飞机之所以能独霸全球,离不开“挑战者”号的多年铺垫。 </p><p> </p><p> 在校学生现场观摩 </p><p> </p><p> 1983年4月4日,“挑战者”号的正式首航早已被人类遗忘。 </p><p> </p><p> 而被历史定格的恰是悲剧发生的那一瞬间,“挑战者”号升天73秒时爆炸。 </p><p> </p><p> 1986年1月28日,卡纳维拉尔角,“挑战者”号按计划飞天,执行太空任务。 </p><p> </p><p> 当天,发射现场来了1000多人,不少人是在校学生。他们在为一位特殊的“飞人”加油,她是从美国全国数万名教师中脱颖而出的代表——麦考利芙。 </p><p> </p><p> 未料,这一飞,她再也没有回来。 </p><p> </p><p> 工程师道出空难秘密 </p><p> </p><p> 这73秒里藏着什么秘密? </p><p> </p><p> 当时正在犹他州观看电视直播的罗杰·博伊斯乔利和鲍勃·埃比林也许有更多的发言权。两人是为“挑战者”号设计固态燃料火箭助推器的高级工程师。 </p><p> </p><p> 多年后,两人回忆起当年的惨烈场景时依然心痛不已。 </p><p> </p><p> 据其介绍,“我们告知宇航局,当地气温已经降到0℃,这对火箭助推器将产生重大影响,但最终宇航局做出了可以发射的指令。” </p><p> </p><p> 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事发后第四天责成成立一个13人的调查组。 </p><p> </p><p> 媒体为“挑战者”号和机上7名成员打抱不平。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塔被冰雪覆盖的照片震撼了全世界,它是事故调查委员会掌握的数百张照片之一。 </p><p> </p><p> 事故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最终支持了寒冷天气是导致灾难发生的原因,即助推器两个部件之间的封环连接处被冻裂,喷出的燃气引发了剧烈爆炸。 </p><p> </p><p> 这场悲剧自此成为美国航天史上的“教科书”。 </p><p> </p><p> 罗纳德·里根在悼词中写道:“我们所能得到的惟一安慰是,心里清楚飞得那样高、那样自豪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的不朽生命的归宿。”(张乐) </p><p> </p><p> 小档案 </p><p> </p><p> 长:约56米 </p><p> </p><p> 翼展:约24米 </p><p> </p><p> 起飞重量:约2040吨 </p><p> </p><p> 起飞总推力:2800吨 </p><p> </p><p> 最大有效载荷:29.5吨 </p><p> </p><p> 由生至死,73秒 </p><p> </p><p> 发射后的第7秒钟 “挑战者”号翻转。 </p><p> </p><p> 第16秒钟 机身背向地面,机腹朝天完成转变角度。 </p><p> </p><p> 第24秒钟 主发动机推力降至预定功率的94%。 </p><p> </p><p> 第42秒钟 主发动机按计划再减低到预定功率的65%,从而避免“挑战者”号穿过高空湍流区时由于外壳过热而使飞机解体。 </p><p> </p><p> 第50秒钟 “挑战者”号右侧固体助推器侧部冒出一丝丝白烟。 </p><p> </p><p> 第52秒钟 地面指挥中心通知“挑战者”号指令长斯克比将发动机恢复全速。 </p><p> </p><p> 第59秒钟 高度1万米,主发动机全速工作,助推器燃烧了近450吨固体燃料。 </p><p> </p><p> 第65秒钟 斯克比向地面作报告。而“明白,全速前进”是地面测控中心收听到的最后一句报告词。 </p><p> </p><p> 第73秒钟 高度1.66万米,“挑战者”号突然闪出一团亮光,外挂燃料箱爆炸,随后,整个航天飞机化为灰烬和碎片。7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 </p><p> </p><p> 来源:新京报</p><p> </p><p> </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