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拜科努尔
这里是人类翱翔太空梦想成真的启程之地。 <p> </p><p> 1961年4月11日晚,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内地一座小木屋里,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度过了他执行升空任务前的最后一夜。“明天我将启程。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他在日记中写道。第二天,“东方一号”载人飞行器发射成功,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 </p><p> </p><p> 半个世纪过去,拜科努尔迎来人类升空50周年纪念日。 </p><p> </p><p> <strong>梦想之城 </strong></p><p> </p><p> 拜科努尔由苏联政府始建于1955年,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草原腹地,是世界上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航天发射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签署租地协议,目前租期至2050年。 </p><p> </p><p> 加加林升空之后的50年间,拜科努尔见证了无数次航天发射。来自各国的航天员从这里出发,进入太空。俄罗斯航天员帕维尔·维诺格拉多夫是其中一员。 </p><p> </p><p> “我们生长在那个时代,像加加林一样进入太空是当时所有男孩的梦想,”现年58岁的维诺格拉多夫回忆道。 </p><p> </p><p> 他说,为完成一次航天飞行,航天员通常需要备战10年到12年。 </p><p> </p><p> “最煎熬的是那种长时间等待和时刻处于准备状态。首先是常规的航天训练,然后是团队合作,”他说,“这个过程要求航天员拥有比运动员还要强健的体魄。之后,入选的航天员还要通过大约250项测试。” </p><p> </p><p> 因此,当激动人心的时刻最终到来时,他的感觉反而已近乎麻木。不过,一切付出都值得,因为“从太空看地球的感受无与伦比”。 </p><p> </p><p> 维诺格拉多夫两次进入国际空间站,先后执行6次太空行走,如今在拜科努尔一个航天测试中心工作。 </p><p> </p><p> 他的照片与加加林及其他所有从拜科努尔升空的航天员照片一起,陈列在这里的航空博物馆内。 </p><p> </p><p> <strong>脚踏实地 </strong></p><p> </p><p> 作为拜科努尔发射场的航天器首席工程师,亚历山大·科兹洛夫采夫从未体验从太空看地球的感受,但他自称能说出每一个从拜科努尔进入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姓名,因为他负责“亲手”将他们送入太空。 </p><p> </p><p> 科兹洛夫采夫的工作是组装载人飞行器。他介绍,航天器出厂后,所有部件运抵拜科努尔的发射台组装。组装一艘联盟号飞船耗时60天。 </p><p> </p><p> “每一次飞船发射都令我们激动,不仅因为场面壮观,更因为航天员的安危在我们手中,”他说。 </p><p> </p><p> 一个星期前,为纪念人类首次升空50周年而被命名为“加加林”号的联盟号飞船从拜科努尔飞往国际空间站。科兹洛夫采夫负责组装这艘飞船。 </p><p> </p><p> “我们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这些飞船的安全性将近百分之百,”这名工程师自豪地说,“我们工作中没有‘不重要’的事。” </p><p> </p><p> 科兹洛夫采夫透露,在与美国展开航天合作后,俄罗斯专家曾修改联盟号载人飞船的内部设计。 </p><p> </p><p> “联盟号最初设计适合个头不高的(俄罗斯)航天员。但鉴于美国航天器内部空间更大,我们不得不也把联盟号内的座椅加大,以方便更高、更重的美国宇航员,”他说,“要知道,一名宇航员的体重可能达到95公斤。” </p><p> </p><p> <strong>星城春秋 </strong></p><p> </p><p> 科兹洛夫采夫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工作了25年。他还记得苏联解体后的5年内,拜科努尔一度告别昔日的辉煌繁盛,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困境。 </p><p> </p><p> “没水没电,宿舍里冷得要命,滴水成冰。没人知道未来如何,没人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p><p> </p><p> 1994年,俄罗斯政府租回拜科努尔,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逐渐恢复了这座航天城的生机。 </p><p> </p><p> “如今一切恢复正常,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不会离开拜科努尔,”科兹洛夫采夫说。 </p><p> </p><p> 在科兹洛夫采夫看来,拜科努尔是理想的发射场地,“这里没有洪水,没有地震,天空总是干干净净。”这也是苏联当初选择拜科努尔的原因之一。 </p><p> </p><p> 不过,如今俄罗斯需要更新的航天基地。 </p><p> </p><p> 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本月7日在政府航天会议上宣布,正在建设之中、位于俄远东地区的东方发射场2016年将投入使用。2016年至2018年,这个新建发射场将执行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从2018年开始,这里将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p><p> </p><p> 而对于距离拜科努尔发射场数公里外的同名小城的居民来说,拜科努尔的命运也关系着他们的未来。 </p><p> </p><p> 当年,为配合发射场的修建而建造,拜科努尔城为工作人员及家属提供住宿和教育设施,眼下有6万多居民。城中心的阿尔巴特街上排列着苏联时期建造的老楼,零星几家酒吧和咖啡馆。这里看不见广告牌,没有麦当劳和高档酒店。 </p><p> </p><p> 在这里出生并长大的扎尔加斯·阿利别科夫说,他对航天场内的精彩“不感兴趣”。这名33岁的出租车司机为来这里参观火箭发射的外来客提供全天租车服务,每天收入大约200美元。(张代蕾) </p><p> </p><p> 来源:新华网</p><p> </p><p> </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