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123 发表于 2016-10-31 18:54:44

美国空天飞机命运很坎坷:难度大多次中断

  <strong>美太空飞机命运很坎坷<p>  </p></strong><p>  2010年4月22日,美国X-37B空天飞机首次试飞的消息引起舆论沸腾。然而,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款太空战斗机”的X-37B走向现实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许多媒体所称的美国用了10年时间搞定的,从构想提出到实现,大致经历了70年。</p><p>  </p><p>  <strong>纳粹大工程半途而废</strong></p><p>  </p><p>  在上世纪3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航空理论家先后提出了利用火箭摆脱大气层束缚的理论,如俄国火箭理论鼻祖齐奥尔科夫斯基、德国的海曼·奥本斯等人。随着纳粹上台,德国在这方面的理论进展很快便和军事挂上了钩:1933年,德国科学家西格尔就提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银鸟”计划,所谓“银鸟”其实就是一架高速轰炸机(飞行高度理论上在90-100千米)。该机仅看外形,即使在今天也让人觉得很先进,非常类似时下美国进行试验的X系列飞机。</p><p>  </p><p>  西格尔设计的“银鸟”采用混合动力,可进入外层空间轨道,能绕地球飞行。该飞机并非凭空想象,因为设计者居然使用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不锈钢超音速风洞,“银鸟”会借助滑轨来起飞,很类似于后世的垂直发射。该飞机虽然理论先进,但由于纳粹需要更有现实意义的武器,所以项目提出不久就几乎停止。但西格尔的理论并没有被抛弃,德国人又决定利用火箭和助推器制造火箭式轰炸机,飞翔至48千米处,然后以每小时8000千米的速度向目标投掷炸弹。根据德国人的计算,这种轰炸机能在45分钟内轰炸美国的重要目标。与之类似的还有德国的军用空间站计划———利用火箭和助推器向太空发射空间站,然后利用太阳能来对付敌对国家。</p><p>  </p><p>  <strong>钱学森与美版“银鸟”工程</strong></p><p>  </p><p>  纳粹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感兴趣的国家依旧很多,这当中就包括二战后国力最强的美国和苏联,而且这两个国家都从中受益匪浅。苏联俘获了许多德国军事技术和科技人员,而美国得到的科学家更多。美国派了钱学森和他的导师卡门去德国。钱学森详细询问了德国导弹之父冯·布劳恩和空气动力学家鲁道夫·赫曼,很快,钱学森就搞到了全套的导弹资料以及“银鸟”的资料,于是,美国飞快地造出了自己的导弹,美国版的“银鸟”不久后上马———1949年的空天飞机计划“Tsien”(钱学森的名字为Tsien Hsue-shen)。</p><p>  </p><p>  在此基础上,美国于1957年开始了自己的X-20计划———这被认为是今天美国X-37B的前身。其实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型号:X-15。它更带有检验该技术的性质,主要由许多飞行员驾驶火箭动力飞机不断向外太空冲刺,许多人由此获得了宇航员的资质,因为飞机已经飞到了80千米乃至更高的高度。本来该项目可以由钱学森完成,但由于当时美国盛行麦卡锡主义,钱学森后来经过一段曲折的经历后回到了中国。</p><p>  </p><p>  <strong>X系列的探索与成果</strong></p><p>  </p><p>  1957年10月24日,美国的X-20计划开始实施。按照规划,该飞机可执行包括侦察、轰炸以及空间营救、卫星保养和破坏敌人卫星在内的一系列太空任务。X-20将会被一枚洲际导弹送到外大气层,然后开始降落,但由于再入大气层时,它的速度还是很高———高超音速,所以机翼仍能产生很高的升力,得以再次飞出大气层,然后再次降落。如此往复。这个过程能使飞机飞很远———达到世界上任何地方,而且很难被截击。</p><p>  </p><p>  X-20于1960年定型,尺寸很小,长10.77米,翼展6.34米,高2.59米,最大起飞重量5165千克。比较后来的X-37B就会发现,如果扣除X-37B是无人驾驶这项,两者各方面的性能参数很接近。可是,仅仅过了6年时间,在花费了6.6亿美元后,该项目就下马了。原因很简单,许多问题当时根本无法解决,比如宇航员要承受很大的过载,助推火箭的技术不成熟,还有缺乏资金、政治支持等。X-20项目虽然下马,却对另一个项目产生重要影响,这便是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p><p>  </p><p>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国尤其是美苏的太空竞争,美国又重拾该计划,这便是1986年的X-30计划。尤其是在后期,该计划主要研究火箭动力,为的就是给美国的空天飞机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由于技术原因,该项目最终也没成功。</p><p>  </p><p>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美国许多研究机构的报告均建议将空天飞机作为未来20-30年最重要的武器装备之一,于是在1996年,美国宇航局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署协议,促成了X-33的诞生。按照协议,洛马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它具备将11吨的物资运送到国际空间站的能力。从技术指标上看,X-33和过去的X-20不是同一个类型,这也是许多专家将空天飞机分为两种类型的原因。按照计划,X-33将于1999年制造出样机,但由于技术难度太大,最终未能实现,并于2001年结束该计划。而在该计划结束之前,另一个计划已经在进行,这便是X-37计划。</p><p>  </p><p>  <strong>苏联在同一领域的竞争</strong></p><p>  </p><p>  X-37计划事实上是美国航天局与X-33同时推动的另一个计划,只不过因当初优先发展X-33而受到影响,最终在1999年重新启动。由于经费原因,该计划在2004年终止后,很快被美国空军接手,并迅速变成绝密军事项目,外界对其了解减少,但在6年后,却一鸣惊人,让世人见识了空天飞机的真正魅力。</p><p>  </p><p>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苏联也获得了德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一些成果,在1957年,苏联也曾有过一款类似“银鸟”的空天飞行器项目———VKA,但同样由于技术原因很快下马。上世纪60年代,由于美苏争霸,为了在太空领域压倒美国(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由苏联发射,第一个宇宙飞船也由苏联制造),苏联科学家再次提出设计各种各样的宇航器,最终产生了“螺旋计划”,大名鼎鼎的米格设计局居然设计出了验证机,即米格-105,并于1976年在莫斯科的茹科夫斯基基地首飞,次年又进行了由图-95K携带在5000米高空进行空中投放的试验。</p><p>  </p><p>  尽管苏联这次试验以及随后的几次试验都很成功,但该项目却最终下马,因为苏联最终选择了“暴风雪”航天飞机作为下一代轨道飞行器。其实这还是为了和美国争霸: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于1981年发射升空,苏联的“暴风雪”则发射于1988年。如果不是苏联突然解体,军事性更强的“暴风雪”肯定会对美国带来更多的冲击,X-37很可能会提前上马。如今,X-37只剩下孤独的身影。(楚水昂)</p><p>  </p><p>  </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空天飞机命运很坎坷:难度大多次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