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组建政企一体的“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强化航天管理
<p> 2015年7月13日,俄总统普京签署法令,批准《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联邦法》,成立“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俄罗斯航天”属政府管理机构,采取企业化运作方式。这次改革颠覆了俄航天领域正在进行的政企分离改革进程,使航天管理更加集中,为进一步拓展商业航天奠定了基础。</p><p> <strong>俄航天改革背景</strong></p><p> 俄罗斯航天工业在上世.圣E90年代遭遇危机,科研生产实力下降。最近10多年来,尽管俄政府民用航天预算已增长数倍,航天发展依然缓慢。俄在天基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已经明显落后:各种卫星关键电子元器件需要大量进口,民用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性能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天基预警系统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电子侦察/海洋监视卫星尚未完成星座组网,成像侦察卫星数量不足,仅能满足战略侦察需求;近期俄火箭发射频繁失败更是引起社会各界不满。与美欧相比,俄航天工业存在经济效益低、技术进步缓慢、发射事故频发、腐败现象滋生等问题,多次改革效果不明显。</p><p> 为此,俄在201295月底开始酝酿新一轮改革,在对几种方案(包括成立国家公司)多次讨论后,2013年底由总统令确定新的航天管理结构:保留航天局作为政府管理机构,行使民用航天订货方的职能,负责制定落实国家航天政策、编制行业规划,直接管理少数航天基础科研和保障机构;新成立“联合导弹航天集团”,管理大部分航天产品研制生产企业,集中承担国家航天订货任务,实现政企分离;航天企业国有资产归联邦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局管理。</p><p> 2015年1月,在联合导弹航天集团组建工作尚未完成之际,俄又决定将其与航天局合并,成立政企一体的“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并在7月通过了法案。此举颠覆了政企分离的航天改革进程,究其原因,一是两大机构运行期间在规划编制、企业管理等方面摩擦不断,不利于提高行业管理效率;二是乌克兰事件后,国内面临进口替代、卢布贬值等多重压力,需要更强有力的手段推动航天发展。</p><p> 苏联解体后,俄航天政府管理机构虽经历航天局、航空航天局、航天局等几次重大调整,但始终以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形式对航天工业实施管理,此次组建“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彻底打破了旧有的行政管理体系,实现航天管理高度集中统一。</p><p> <strong>二、新公司是政府管理机构</strong></p><p> 根据法律, “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是以俄联邦名义依法对航天活动进行国家管理和领导的宇宙空间研究、开发和使用全权管理机构。公司最高管理机构是监事会,1 1名成员主要是来自政府各大行政部门的高管:5名由总统提名,5名由总理提名,另1名为公司总经理,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p><p> “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属于非商业组织,肩负航天行业政府管理和产业发展的双重使命,是民用航天的国家订货方(军事航天订货方仍为国防部),负责预算资金的接收、分配和管理。公司管理航天领域的80余家企业机构,并从国有资产管理局手中接管这些企业机构的国有资产管理权。</p><p> “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全面继承俄联邦航天局的各项职能,法定核心职能有6项:落实国家航天政策,依法管理航天活动;提供航天领域的国家服务,管理国家财产;组织航天科研生产;维持、发展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进行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国际合作;管理协调拜科努尔发射场和东方发射场。此外,还要为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为国防订货、</p><p> 国家各项计划的完成提供保障等。</p><p align="center"></p><p> <strong>三、新公司采用企业化方式运作</strong></p><p> “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内部采用企业化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公司管理层由监事会、总经理和理事会组成,设审计委员会监督公司财务活动。总经理主持公司日常业务,对下属各股份制公司董事会的国家公司代表下达指令。</p><p> 法律规定, “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有权从事营利性活动。公司有自己的专项储备基金,可在境内外投资,依法定程序分配利润。公司还拥有多项超企业权力,如不受《破产法))约束,法定活动不受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干预。</p><p> <strong>四、结束语</strong></p><p> “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的组建工作正在进行中,俄计划在2016年第二季度完成过渡后撤销航天局。(最新的消息是,普京总统已在2015年1 2月底发布命令,自201 6年1月1日起撤销航天局——编注)</p><p> <strong>1.本次改革进一步强化了航天管理能力</strong></p><p> “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有如下特点:一是政府高层直接管理,并获得下属企业机构国有资产的控制权,能避开繁冗的法律程序,提高资产使用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强化监督管理能力;二是改变以往完全按政府行政管理的运行模式,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律进行运行管理,有望使航天行业和企业经营不善的局面得到改善。</p><p> <strong>2.推进商业航天发展是改革的重要目的</strong></p><p> 用国家公司的形式进行军工行业的组织和管理,已在核工业领域获得成功。“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的成立借鉴了“俄罗斯原子能”核电出口实现盈利的经验,有利于强化行业管理,推进卫星导航定位、通信、遥感等领域商业化发展,做大做强航天产业。此外,准备出任“俄罗斯航天”国家公司总经理的科马洛夫与以往航天领导人不同,没有军队履职经历,也没有航天专业背景,但在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经验,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p><p> <strong></strong></p><p> 3.俄航天工业许多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善</p><p> 尽管俄罗斯对航天管理进行大力改革,但航天工业技术储备不足、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人才流失等引起的效率低下、创新乏力、事故频发等问题预计短期内难以解决。</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