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为民院士解读中国航天的几个“小目标”
太空运输将商业化,建立太空飞行器4S店,中国首个空间站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航天院士解读中国航天的几个“小目标”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活动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昨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建院30周年航天科技战略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哈工大兼职教授包为民首次在冰城解读未来几年我国航天事业的几个“小目标”。
太空运输将商业化,建立太空飞行器4S店
“大家知道,人类的活动从陆地到了海洋,从海洋再到天空,又从天空发展到了太空……”包为民院士说,未来几年,我国航天事业有望实现太空运输商业化,应重点围绕商业航天CZ-8,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重型运载火箭CZ-9等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航天运输系统进入空间的能力。
包院士说,未来几年,我国将围绕北斗二期建设高分工程,在轨服务与服务、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等“通、导、遥”卫星系统开展工作,重点解决卫星系统全球覆盖,对地观测全天时、全天候和高精度,全球覆盖高速宽带。
“我国还将打造‘空间飞行器4S店’,提升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的应用水平。”包院士说,空间服务站建成后,空间飞行器可实现在轨接受服务,在轨可升级,在轨可维修。
人机结合探测深空,建立月球科研基地
包院士说,天地信息一体化网格就是构建天基信息网络,与我们现在地基信息网络融为一体,实现信息系统全球覆盖,支持经济社会和“一带一路”发展。“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我国的第一个空间站,目前研制进展顺利。”包院士说。
包院士在论坛中还提到,关于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将围绕空间站建设、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甚至太阳系外探测等开展工作。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搭建空间研究环境,开展科学研究;利用人机结合方式进行深空探测;建立月球科研基地等一系列问题。
未来的航天技术可能高于科幻大片
“回顾每一次科学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包院士说,从17世纪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和机械到21世纪第四次技术革命生命再生和生物技术,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将助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记者在论坛现场了解到,未来几年我国助推航天发展的几项技术领域可能高于“科幻大片”:信息技术领域将利用量子技术、太赫兹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材料领域将使用冷沸材料、超材料和智能材料;推进技术领域将使用火箭基、涡轮基、预冷基等先进组合动力技术,还将使用新概念电推进技术、核动力火箭技术和激光脉冲等离子体火箭技术。此外,还会使用激光和高功率微波等新概念武器。
网络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