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鹏:"工匠精神"照亮的航天人生
他,是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曾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参加工作以来,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他的双手在工件上“翩翩起舞”,他的汗水在工服上浸出“各国地图”,他的心中却始终坚守着一份航天强国之梦,他就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3所首席技师巩鹏。2015年,巩鹏登上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系列报道,他“毛发钻孔”和“巩氏研磨”的高超技艺震撼了观众,而那份平和乐观的心态和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与诠释,则深深震撼了参与节目录制的工作人员。
5月12日,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巩鹏作为航天领域的“大国工匠”受邀参加。
在活动现场,巩鹏和他的两位徒弟表演了现场磨钻头和盲配钥匙。打磨钻头是钳工的基础活,钻头是否打磨合适,决定了加工的钻孔是否能够符合公差要求。打磨钻头没有具体的打磨标准,加工的工件是否合格是唯一的检验,而测量标尺就是钳工的手、眼和经验。在现场,巩鹏的两位徒弟打磨钻头不过只用了几十秒的时间,为达到这样的水平,他们已经练习了十六七年。盲配钥匙是巩鹏亲手操刀的一项表演,在舞台灯光和操作台都不理想的情况下,三分钟的时间内,巩鹏只用一把锉刀加工了三把钥匙,其中有两把都能成功开锁。钳工眼中对工件的细致观察和手下的那份精准的锉功,可见一斑。
为了准备既能在现场演示又能将技艺展示一二的操作环节,巩鹏颇费了一番心思。自己的绝活需要大型机械配合,演示又需要一定的现场效果,为此巩鹏特别带上了两位徒弟,设计了现场磨钻头和盲配钥匙两项展示。每一项操作都展示了钳工多年积累的手艺,和在积累过程中展现的那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不仅是这次活动,近些年,巩鹏“大国工匠”的名声在外,与劳模工匠精神有关的交流、宣讲邀请是常事,面对这些邀请,只要时间允许,巩鹏都会亲自上场,发言内容都要反复斟酌精益求精,不为别的,就是想要尽自己所能地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精神”、让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帮助更多的人成长成才。
之所以会这样重视精神传承,还要从巩鹏刚参加工作时说起。刚参加工作时,巩鹏师从一位技术精湛、德高望重的师傅——55岁的高级技师秦井芳。秦师傅对徒弟要求非常严格,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由于长期工作导致秦师傅落下了腰背酸痛的毛病,工作时疼的受不了,拿出止疼片吃一片,继续专注地干活……这个画面直到今天,都深深地影响着巩鹏。
“老一辈的航天人是平凡而伟大的,他们的精神和技能都需要传承,他们就像是一盏盏灯点亮了我们的人生,照亮了我们的旅程,只要是你确定了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就会成功。”这是巩鹏常常鼓励后辈的话,也是他的心里话。
“工匠精神指的是一份守候。优秀的技能工人能赋予产品精准的形状,而工匠则需要给作品注入生命和灵魂。比如工人以加工出精确的尺寸为目的,而工匠则需要考虑到零件的作用,相互的装配关系,最合理的公差位置,让产品舒适的装配,流畅的运转,轻松的工作,视它为有着生命,这样的加工和装配就像给产品注入灵魂,它会更精确更强悍。”谈到工匠精神,巩鹏有着一份常年积淀下来的独到理解。
不是“产品”而是“作品”,关注的不只是精确的尺寸还有产品的作用,要做的不仅仅是“加工”还要给产品“注入灵魂”。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讲出了一位绝技傍身的技能大师对工作和技艺的虔诚。正是这份虔诚的追求,引领着巩鹏数十年如一日地痴迷于他的钳工工作。学徒时期的刻苦积累,成就了现代版“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工作中迎难而上的钻研,造就了他“疑难杂症克星”的美誉。
“上万次的重复操作让肌肉记忆,我们称为技能;上千次的不同经历让我们积累,成为经验;经验与技能长时间的被领悟方能成就工匠。”这是巩鹏自己成长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常常叮嘱后辈的话。注重技艺传承的他同样注重集体的共同发展,巩鹏带领的钳工班以高超的技艺和高效的生产,承担了多型导弹武器控制系统关键件的工艺攻关和生产加工,通过“巩氏研磨法”加工的高精度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产品在神舟系列飞船、空间交会对接、探月工程等任务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把产品当作艺术品来雕琢,把工作当作生活来享受,把航天品质当作生命来守护,把航天精神当作灵魂来传承”,这也是巩鹏所在的钳工班共同的理念。
2012年,国家批准成立了“巩鹏技能大师工作室”。从此以后,巩鹏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来传承工匠技艺、发扬工匠精神,做好技术创新和技能人才素质提升成为国家给他赋予的新的重任。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巩鹏年均开展培训超过200课时,为近3000人次培训过钳工知识。在三院、集团,在国家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大国工匠进校园”的活动现场,“大国工匠”的技术和精神正从授课和交流中传扬开来,在更多人的手里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