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立方星搭印度火箭升空
6月27日《解放军报》报道,中国国防科大研制的第10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据称“国防科大立方星”是一枚重仅2.1千克的“立方星”,于今年6月23日搭乘印度PSLV火箭升空。该卫星主要用于与欧盟合作的科研项目。立方星是当代卫星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虽然其尺寸很小,却有成本低、功能密度大、研制周期短、入轨快的特点,通过组网形成星座,可实现对海洋、大气环境、船舶、航空飞行器等的监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微纳卫星因为搭载的仪器设备有限,通常需要组网工作,图为“国防科大立方星”示意图
本报长沙6月26日电 记者王握文、通讯员赵勇报道:记者6月26日从国防科技大学获悉,由该校自主研制的“国防科大立方星”(NUDTSat),6月23日在印度航天中心与欧盟QB50计划中的其他7颗立方星一同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长沙地面站随后接收的星上数据显示,卫星运行状态良好。这是该校开展航天国际合作取得的一项标志性成果,也是近5年来成功发射的第10颗微纳卫星。
据了解,“国防科大立方星”重约2.1公斤,为标准2U(10cm×10cm×22.7cm)结构,其主载荷为离子与中性粒子质谱仪,用于开展低热层大气成分探测。它与欧盟QB50计划中其他卫星组成低层大气探测卫星星座,部署在离地面500公里的轨道上,对高度90公里到300公里范围内的大气低热层进行探测,配合完成目前人类尚未深入开展过的中性粒子和带电离子组成与分布、阻力参数、大气温度、近地磁场等长时间多点原位测量,同时开展卫星再入大气层过程的相关研究。
欧盟QB50计划是欧盟第七框架协议的旗舰项目,它通过国际大学科计划吸引了23个国家与地区的参与。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这并非印度火箭首次发射中国立方星,去年印度PSLV-C37号火箭成功进行的“一箭104星”创纪录发射中,就将中以合作的微重力化工科学实验卫星“陈家镛1号”送入轨道。
印度PSLV-C38火箭正准备发射,NUDSat卫星搭乘这枚火箭进入太空
事实上,微纳卫星之所以近年来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它们很少需要使用专门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而是可以用类似国际海运“拼单”的方式,利用各种大型卫星发射的“顺风车”发射升空(我国长征5号首次发射时就在火箭整流罩内搭载了微纳卫星),如果“拼单”凑到的卫星数量够多,也可以专门用一枚大型火箭将它们一次送上轨道。印度PSLV火箭,因为价格低廉(可靠性较低,国际商用市场的昂贵的大型卫星轻易不敢选用),成了目前经常用来发射微纳卫星的“货轮”,前一次“一箭104星”和这次“一箭31星”发射都搭载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种载荷。
今年1月,快舟1号甲火箭将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和行云试验1号、凯盾1号两枚试验立方星送入太空,快速响应发射能力才是立方星具备军用价值的关键
当然,从军事角度而言,纳微卫星主要用途是战时临时补网和快速战区侦察,卫星本身并不值几个钱,也没有什么敏感的特殊技术。事实上,这类卫星的成本十分低廉。在战时,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够快速将微纳卫星送入指定轨道的能力,为此,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研究“快速补网发射”或类似的技术,尤其是几个主要超级大国,利用各种战略、战术弹道导弹技术研制的快速响应火箭才是真正让微纳卫星真正具有军事意义的装备。在这方面,中国的航天科工集团的“快舟”及多种正在研制中的固体运载火箭就是战时快速补网时使用的良好平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