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lec 发表于 2017-7-3 11:34:47

美军欲建天军 航天母舰与太空轰炸机可致命打击


  资料图:天军假想图
  正当《变形金刚》、《异形》等外太空题材电影热播时,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发表题为《美国议员提出“太空部队”议案》的报道,称当前美军的太空部队分别归属于各军种,而众议院计划新成立一支独立的“太空部队”,负责国家安全空间项目。太空部队还将成为美国战略司令部内一个新的下级联合司令部,从而成为美国继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空军与海岸警卫队之后的第六大军种。作为在科幻小说中的“成熟概念”,太空部队拥有怎样的作战手段和兵器?它的发展历程如何?
  长天雄兵
  “天军”与“空军”大不同
  所谓太空部队,也被称为“天军”。天军的“天”,指大气层外的外太空,以区别于大气层内行动的“空军”。
  太空部队是以太空部署的兵力、兵器和其他装备为主要手段,以太空为主要战场进行军事行动的部队。它既包括卫星、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等,也包括与之配套的地面设施与人员。
  一般来说,太空部队可分为航天发射部队、航天测量跟踪管理部队、防天监视作战部队和军事航天员部队等。
  其中,航天发射部队,主要负责运载卫星和其他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包括检查、测试、总装、对接、推进剂加注、瞄准发射等。他们算是太空部队中负责“送上天”的团队。
  航天测量跟踪管理部队,主要负责航天器的轨道测量和控制、航天器的内部监测和航天器控制。他们负责把为“送上天”的航天器提供各种数据参数信息。
  防天监视作战部队,主要负责监视和攻击敌对国的航天器和洲际导弹。他们是太空部队的战斗组,对敌方的导弹、卫星、飞船等构成直接威胁。
  而军事航天员部队则是指位于外太空的航天员。航天器材当然可以在地面遥控操作,但更复杂的军事任务,还是离不开人类的现场控制。因此,少数精锐的航天员,将在航天飞机、空间站或宇宙飞船上执行特殊任务。外太空当然不是适宜人类生存活动的好场所,他们的环境非常艰苦和危险,然而正因为此,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
  作战平台
  围绕航天母舰形成空天部队
  舰船可以浮在海面,战车火炮可以停放在地面,战机可以飞翔在大气中,但空荡荡的太空,武器装备也好,航天员也好,如何能够停留?这就需要有作战平台。
  最基本的作战平台,当然是人造卫星。经过发射后,卫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在卫星上搭载侦察、通信、干扰和攻击武器,便能实现作战。但就卫星整体来说,只能沿固定轨道绕行,或进行简单的轨道变换,机动性不足,且承载设备物资容量有限。故而虽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平台,威力却也泛泛。
  在太空中,能够发挥较大威力的平台,主要有三类。
  首先是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系统。一般来说,载人飞船可以通过火箭发射进入太空轨道,然后在遥控或人工操作下,在太空中航行,其机动性远胜过人造卫星。而空间站在地球轨道运行,这一点与卫星差不多,但其体积庞大,设备众多,能够容纳宇航员生存,或搭载大量军用设备,这方面远胜卫星。将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结合,以载人飞船作为往返地球和空间站之间的工具,运送人员、物资和设备;而将空间站作为载人飞船在太空中的基地,补充作战物资、修整武器装备、调度人员,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灵活作战平台。
  其次是太空轰炸机(轨道轰炸机)。这种轰炸机能够在外太空轨道运行,相对大气层中的普通轰炸机,其快速机动,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地球上任何目标区域上空,并采用各种武器对目标进行致命打击。轨道轰炸机还可以进行机动变轨,令敌军防不胜防。
  其三是航天母舰。航天母舰可以认为是太空版的航空母舰,是航天飞机的起降平台。计划中的航天母舰体形十分巨大,可装载多架航天飞机或空天飞机。它运行在距离地面数百公里乃至数万公里的太空中,主要依靠其搭载的航天飞机进行军事任务。相对于空间站,它更为机动灵活。围绕着航天母舰,可能形成的空天舰队,在太空中“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太空作战
  优势巨大 也有短板
  太空部队的作战,有其优势所在。一般来说,位于陆地或海面的作战平台,很容易遭到敌方空军、陆军和导弹部队的袭击,大气层的空军战机,也面临敌方战斗机、对空导弹和防空火炮的威胁。此外,在大国战争中,敌方会想方设法在重要目标前构筑陆海空多重防线,普通三军部队很难突破。
  然而距离地面数百乃至数万公里的太空部队,却不存在这种问题。太空中不容易遭到敌军的反击,普通导弹很难打出大气层。太空部队也不容易遭到拦截。通过外层空间,空天战机能够很容易高速机动到敌国目标上空进行攻击,而使得敌国在地面和大气层中部署的拦截全部失去效果。太空中居高临下,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发挥武器的威力,对敌造成致命损害。
  然而,太空部队也存在短板。上太空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要把哪怕一千克的物品送上地球轨道,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因此太空部队的部署、调度、补给,都是非常昂贵和艰巨的任务。从太空中发射一枚导弹的成本,比从陆地上发射要大得多。而且太空中的机动技术要求更高。毕竟既没有空气可以借力,也没有地面、水面可以依托,一个简单的变向都需要以燃料的损耗为代价。
  太空部队参与战争的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利用太空中的设施,对敌情进行监控,或承担中继通信、遥感等方面的支持任务。二是利用太空中部署的武器和作战平台,对地面、大气层内部或大气层边缘的“低处”目标进行攻击、拦截。三是利用太空中部署的武器,对敌方的太空军事设备进行打击。
  支持部队
  海湾战争美军调集70多颗卫星
  太空支持部队,指利用太空设施,进行侦察、监视、通信等辅助作战工作。这也是当前最成熟的太空作战模式。目前承载这一任务的主力是人造地球卫星。自从冷战初期美苏两国开始发射卫星以来,当前已经拥有侦察卫星、军用气象卫星、军用导航卫星、军用测地卫星等多种类型。在战争时,一些民用卫星也可用于军事用途。最著名的,如美国的GPS卫星网,虽然平时为全球民用通信提供信号,却具有很强的军事价值。
  早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军用卫星组成的支持系统就大显身手。当时,美军总共调集了70多颗卫星,支持对伊拉克作战的多国部队。多国部队前线总指挥传送给五角大楼的战况有90%是经卫星传输的。多国部队以美国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WWMCCS)为核心,进行战略任务的组织协调工作,以国防数据网(DDN)为主要战略通信手段,用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TRI-TAC)来协同陆、海、空的战术通信,构成完整的陆、海、空一体化通信网。多国部队共动用了14颗通信卫星,各军兵种都配有国防通信系统接收机和通信接口。另外,美军部队还在沙特部署了一支20人的卫星地面站操作分队。
  正是这些卫星提供的精确信息,确保数十万多国部队如同一架精密的机器,不断向伊拉克发动手术刀式的打击。也正是它们,使得海湾战争成为划时代的一次战争,让世人第一次见识了电子战、信息战的威力。
  目前正在使用的有代表性的军用通信卫星系统,是美国的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卫星,与它类似的还有欧洲的Skynet4卫星及美国的Fleetsatcom 等。此外,美国的电子窃听卫星也较为先进,能够收集地面雷达系统的信息,监听导弹试验的遥测信息,从而判断导弹的性能,在作战期间还可窃听敌方的作战命令及密码等。
  除了采用卫星,空间站、空天飞机等也能承担支持作战的任务。但整体来说,还是卫星更加经济适用。
  雷霆万钧
  “从太空中扔出个拐杖”
  从太空中对地面和大气层中的目标进行攻击,可谓是泰山压顶。
  目前被寄予厚望的太空攻击方式是定向能武器,包括高能激光束、粒子束和微波束等。这些定向武器具备能量巨大、速度快、发射精准等优势,但在远距离上使用,需要强大的功率。用这些定向能武器照射目标,可以使目标烧毁。
  其中最成熟的定向能武器首推激光武器。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中,激光就是拦截苏联导弹的重要手段。美国方面宣称,要用地面和空间站的激光器,发射多道激光,再配合太空的激光反射器,形成激光的天罗地网,将苏联的洲际导弹击毁在外太空。然而即使已时隔三十余年后,今天的技术还是远不能实现如此长距离的激光攻击。“星球大战”成了一个引诱苏联军备竞赛的幌子。
  目前较为现实的一种激光武器,装备在太空飞行器上,用来击落弹道导弹。这种激光武器估计要在2020年后才可能正式生产出来。
  另一类对地攻击武器是动能武器,即利用高速弹丸的动能摧毁目标。其中电磁炮是正投入使用的一种值得期待的武器。电磁炮利用电磁场产生的洛伦兹力,推动金属弹丸,高速发射出去。目前美国正在进行名为“电磁轨道系统”的天基武器研究计划,据称模拟安装在太空中的电磁炮,已经能够以8.6公里的惊人秒速发射小型弹头,用于拦截洲际弹道导弹和中低轨道卫星。
  还有一种动能武器被称为“上帝之杖”,简单说就是从太空中扔个金属棒子,把敌人砸死。“上帝之杖”由钨、钛或铀等高密度金属制成,每一根长达6米,直径30厘米,重达数吨,装有小型的助推器,以控制落点方向。“上帝之杖”由卫星平台释放,利用小型火箭助推坠入大气层,在卫星制导下飞向攻击区域。从1000公里高度坠下的数吨重的金属棒,将以高达上万公里的时速撞击目标,其攻击力甚至可与小型核武器相比,而且集中在很小的触地面积内释放出来,甚至可以穿透数百米的地下掩体,摧毁目标。而一个卫星携带的上百根“上帝之杖”的释放,将把一个区域彻底变成蜂窝。
  当然,对于“上帝之杖”的威力,也存在很大的质疑。要把一磅重的东西送上太空,需要耗费很大的能源。如果送上去后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它原封不动再砸下来,还要减去空气摩擦消耗,这不就成了亏本买卖?
  还有一种攻击方式,是利用空天航母及其搭载的空天战斗机和各种导弹,通过外太空飞行到敌国上空,然后发动猛烈突击。美国设想的空天航母绕着地球轨道,攻击一万公里外的目标只需要20分钟。
  在一次模拟的未来战争中,美军先以地球亚轨道上游弋的空天母舰赶到敌国上空,释放出空天战斗机,5分钟即以精确制导炸弹摧毁了敌军的地下指挥所、地面防空火炮阵地、核导弹发射场的控制中心等目标,使敌国整个军事系统陷入彻底混乱。随之赶到的美国常规战机,再从已经撕开的缺口不间断地突入“敌国”上空,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而终极的作战方式,是从太空平台发射核武器攻击地面。相对地面的洲际导弹发射,太空发射速度快,时间短,而且没有飞出大气层再进入的过程,敌方很难拦截。然而,把核武器放入太空,本身就意味着全人类的风险增大。
  争夺太空
  对付卫星将是重要手段
  太空部队既然在未来可能发挥重要价值,那么摧毁敌人的太空部队,也就成为敌对方的重要任务。这里面,对付敌国数量众多而价值巨大的卫星,将是“争夺太空”的重要手段。
  卫星通常按轨道方式运行,反卫星武器的拦截相应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拦腰撞击,即进入长椭圆轨道,与目标卫星轨道交叉,在交叉点时以高速将其撞毁。第二种是追尾或迎头撞击,即进入与目标卫星相同的轨道,以较快速度冲撞攻击目标。第三种是头顶下巴,就是从低轨道上升至目标卫星轨道,在上升过程中将卫星撞毁。反卫星拦截器可以直接以起爆炸药装置来击毁卫星,也可以释放金属颗粒、干扰物等破坏卫星上的光电器件,或导致卫星星体脱离运行轨道而坠毁。
  美国最初想用核武器爆发的高温和电磁脉冲来摧毁苏联卫星,但核武器的杀伤范围太大,同时会对己方卫星造成影响,因此从上世纪70年代以战斗机投放反卫星导弹(空基反卫星)作为主要手段。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又开发了智能卵石拦截弹,在轨道空间拦截目标(天基反卫星)。该拦截器高度1米,直径10多厘米,只有几公斤重,但装备有可见光和紫外线传感器,高分辨率宽视场摄像机,可以看到数千公里外建筑物大小的目标。同时具备较高硬件处理信息和人工智能,机动速度达每秒600米以上,碰撞时可穿透和压碎卫星结构、碰撞毁掉关键附属部件。
  此外,美国太空部队的未来规划中,航天飞机、空间站也都将具备反卫星的能力。其采用的武器包括电磁炮、激光武器等。
  忠实走卒
  日本太空部队信息与美国共享
  作为美国的“跟班”,日本的航天技术也是一流。怀着重返大国队伍的美梦,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太空部队。
  2008年,日本通过了改变该国航天开发中“非军事和平利用原则”的《宇宙基本法》,允许以防卫为目的的“非侵略”航天活动,为太空军队建设迈开第一步。
  2012年,日本政府在内阁府内设立“宇宙政策委员会”,以加强日本对太空的开发以及包括军事领域的太空利用。
  2014年5月,日本和美国官员在华盛顿举行会谈,讨论太空开发问题。双方承诺将加强合作,利用卫星进行碎片监测和海洋监测。
  同年8月,日本防卫省对外宣布,决定在2019年左右建立自卫队首个太空监测部队。这支部队主要负责监控完成使命的人造卫星、火箭及其碎片等飘浮在太空的“太空垃圾”,防止其与人造卫星发生冲撞等。日本防卫省称,日方将把得到的信息与美国共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军欲建天军 航天母舰与太空轰炸机可致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