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尔卡 发表于 2017-7-4 09:30:40

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转为民用


  本期钱学森论坛围绕:航天军民融合新体制、新产业、新实践开展交流和研讨,为推进航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行谋划。
  “高大上”的航天技术,正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院长薛惠锋在钱学森论坛上介绍,截至目前,中国航天领域已有2000多项技术转为民用。
  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成立56年来,已培育出以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高端汽配、大型智能装备为代表的一批航天民用产业。利用航天技术转化的搅拌摩擦焊装备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生产线成功出口海外;利用导弹雷达技术转化的多车道目标交通监控雷达、地铁防撞预警雷达等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化。
  薛惠锋认为,当前,军用、民用技术的界限已十分模糊,军事专用技术比重已不到15%,而军民通用技术超过了80%。国防高技术的“溢出效应”十分显著。从欧美航天产业发展历程来看,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2,但是对相关产业带动高达1:7至1:14。
  “国与国之间的科技竞争,不仅要看谁能抢先发展,更要看谁能在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上做得更好。”薛惠锋说,成立于2016年的中国航天十二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军民融合促进中心、中国航天知识产权中心、中国航天成果转化中心,共汇聚了近3.7万项航天专利技术,以及辐射到六大军工领域近20万项国防专利技术。
  薛惠锋表示,中国航天十二院在助推军民融合迈向新高度的过程中,要“把好平台建设的总出口”“深耕技术转移的试验田”“当好网信发展的推进部”。
  成立一年多来,十二院已与多地打造了军民融合转移平台,实现了航天技术转化量的提升和质的跨越。航天(国防)技术转移(蜀山)中心、航天军民融合转移(南通)中心已落地运营;山东威海、广东中山、内蒙古乌海、辽宁沈阳的军民融合转移中心,也已全面启动建设。作为中国网信军民融合促进会的法人依托单位,十二院还与中央网信办开展了深度合作。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八期钱学森论坛,29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是“中国航天聚焦军民融合发展”,中国科学院刘宝镛院士、中国工程院孟执中院士及来自军队、地方政府、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和知名民企的代表,共300余人参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转为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