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8Injug 发表于 2017-7-26 11:23:19

长征十一号如何做到出生不到两年,拿下十几亿元商业发射订单


  2015年9月2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完成首飞,正式出世。讲真,在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它取得的成绩,让人有那么一丢丢小确幸。
  据长十一总指挥杨毅强介绍:
  目前,长十一主要瞄准国内低轨小卫星市场,已拿到十几亿订单。
  此外,长十一项目组已对30多家卫星用户建立了名录,并与7家卫星公司协调ICD技术文件,正为10余家潜在用户做发射论证方案。
  “我们的目标和出发点是用航天成果普惠众生,用科技进步的力量改变世界,搭起每个人与太空的桥梁。”杨毅强说。
  凭什么长十一在商业航天的道路上走得这样硬气?
  首先,高频次发射能力。长十一依靠自主移动测试发射平台,因为发射灵活机动,甚至可以在海上实施发射,理论上能高频次发射。
  其次,快速履约的能力。一家小卫星公司今年成立,明年就要发射一颗星,从提出需求到实施发射也就半年的时间。
  第三,物美价廉。目前,在国际商业发射中,小型运载发射报价一般为每公斤2~5万美元。未来,长十一的发射报价将不超过每公斤1万美元。
  第四,管理模式创新。长十一推行项目制管理,在市场分析、市场推广、成本管控等方面形成合力。
  凭借得天独厚的快速、灵活发射优势,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自诞生起便被冠以“商业化、国际化”的标签。面对商业市场,长十一马不停蹄地做着自选动作。

  那么以长十一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发射未来能不能一直保持这样好的发展态势?长十一火箭到底能不能在世界航天大潮中屹立潮头?
  我们不妨将视野范围扩大,看看世界。
  近几年,随着微纳卫星尤其是立方星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再加之星上部件的货架化、廉价化,卫星行业的“门槛”不断降低,“土豆”卫星的发射需求源源不断。这就使未来商业发射中一箭多星渐成常态,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的一箭104星任务,其中包含有星球实验室公司的88颗“鸽”遥感卫星。

  时至今日,不同的国家、学校、公司、组织甚至是个人,都想要在大气层外占有一席之地。
  举个例子:加纳仅用价值5万美元的立方星圆了自己的“卫星梦”。
  尽管立方星的轨道低、寿命短、功能少,但有需求就有供给,随着发射需求的飙升,利用传统大、中型运载火箭“拼车”、“搭车”的入轨模式已难以满足发射需求。一批专门为微纳卫星和立方星量身定制的小型运载火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比如,火箭实验室的电子运载火箭,尽管其今年五月的首秀失败,但发射订单却已堆积如山。

  此外,尽管电子火箭的太阳同步轨道运力仅有225公斤,但凭借其低廉的成本和“每周一射”的美好愿景,业界对该公司估值竟已超过老牌发射承包商——阿里安空间公司,这足见业界对该火箭前景的乐观程度。
  由于卫星属于特殊产品,没有入轨就无法创造利润,所以发射商的快速履约能力同样备受关注。
  谁能廉价、快速、可靠地将载荷投送入轨,谁就能占得先机。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一网、二代铱星、星球实验室等互联网星座和遥感星座的蓬勃发展。对于动辄几十,上百乃至上千颗卫星的部署,考虑到星座单星寿命有限,谁能大批量、短周期地为客户进行发射,谁就能在发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而一网公司四处签署发射合同,对靠谱的发射商“求贤若渴”,正是业界对发射商快速履约能力强烈渴求的一个缩影。在商业航天带来的变革中,不仅限于火箭,卫星领域也在迎来变革。
  随着商业航天的推进,发射成本和门槛逐渐降低。商业航天行为已经从单纯的卫星发射逐步扩展开来,其应用领域已从近地空间向深空拓展,例如月球快车公司已经获批开展独立探月活动。
  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载人航天也将是商业航天的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其中亚轨道旅游由于难度小,见效快,费用低,因此将首先形成规模,代表性的“维珍银河”和“蓝色起源”都将于近期正式“开门迎客”。
  日渐开放和成熟的商业航天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行业和产业链。纯粹的商业行为和扩张的潜在市场将催生航天企业的热情,促使资本和企业主动进行技术和模式双重创新,将商业航天的触角伸的更远,更深。
  所以说,长十一不到两年签署十几亿订单,这也只是它刚刚起步,“快箭长十一”未来商业前景无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征十一号如何做到出生不到两年,拿下十几亿元商业发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