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man 发表于 2017-9-1 22:51:51

星系战争:NGC 1510 vs 1510

  原文标题:Galactic David and Goliath
  原文作者:Mathias Jäger
  来自:哈勃官网; 发表时间:2017.7.27
  翻译:gohomeman1审校:数星星的猫(编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2017.7.27:在我们的邻近宇宙中,两个星系间的星系之舞呈现有趣的迷人特征,这张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合作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图像就是明证。微小的NGC 1510和其巨大同伴NGC 1512正处于漫长合并的初期——这是星系演化的关键阶段。虽然尺寸上很迷你,NGC 1510却对庞大的NGC 1512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并触发了星暴。

  哈勃拍摄的NGC 1512和NGC 1510。巨图:94.6MB,版权:NASA、ESA,下同。
  本图由哈勃的第三代广域相机(WFC3)获得的图像组合而成。两个星系位于南天的小星座:时钟座,离我们约0.30亿光年。图像中心天球坐标:赤经04时03分44.87秒,赤纬-43°22'13.75"。图像视场:7.54×2.76角分,配色如下:275纳米(nm)、336nm的紫外光,配色蓝;438nm的宽波段蓝光滤光,配色青;555nm的宽波段黄绿光,绿;814nm的近红外光,红。
  星系有各种各样的大小和外形,而天文学家就根据它们的外观对其进行分类。位于图像左边的大型星系NGC 1512,属于涡旋星系的一类:棒旋星系,它们都有一条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穿过星系核的“棒”(bar)。位于右边的微型星系NGC 1510,归属矮星系。尽管两者身量差别极大,但在引力相互作用下,两者的外形都在缓慢改变。
  NGC 1512的棒事实上相当于宇宙级漏斗,从外环把孕育恒星所需的原始气体输送到星系核心。从这个管道灌入的大量气体尘埃堆积在星系中心,触发了爆发式的恒星诞生活动(天文学称为星暴),在内核区形成极为明亮的蓝色绕核环,直径约2400光年。
  棒和星暴环都被认为是两个星系间宇宙级战争的结果——它们的合并大概开始于4亿年之间。

  哈勃拍摄的NGC 1512核心区的多波段合成图,全部伪彩,从左往右,分别是紫外、近紫外、蓝光、绿光、红光和2个红外光,大图:4.3MB。
  哈勃此前也观测过NGC 1512,它的外部还有一个更大但相对安静的星环。这个环中点缀着大量的电离氢区,氢区中的巨量中性氢被附近新生巨星的强烈紫外辐射电离,氢云由此发出明亮的红色辉光,在星环中闪烁。
  要特别强调的是,NGC 1512其实比本图所显示的延伸到更远的区域,扩展的星系外围甚至伸出弯曲的旋臂,包裹了NGC 1510。这些巨大的旋臂是受到NGC 1510的强烈引力作用的证明。不过,这些作用不但影响了NGC 1512,也对这个小伙伴产生了影响。
  来自其邻居的持续引力潮汐作用,把气体尘埃从NGC 1510拉出,并引发了比NGC 1512(外环)还强烈的星暴,使得整个星系泛出蓝光,这是炽热新生恒星的暗示。
  NGC 1510并非对NGC 1512施展强大引力潮汐的唯一星系。2015年的观测表明,NGC 1512的旋臂外围曾经是一个独立的老星系(在广域大图中,主星系左上方延长到左方的最外层潮汐尾,译注),被NGC 1512的引力撕裂瓦解,就像现在NGC 1510的处境一样。
  这对宿命的星系,虽然大小悬殊,却互相持续影响,明显改变着它们的结构外形,推动气体尘埃云运动,甚至触发星暴。这种星系相互作用,特别是星系合并,在星系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NGC 1512周围的广域星空,下载大图:67.7MB,就能看到上段貌似的内容:星系全貌,以及暗淡的潮汐尾。
  译者注:本文的标题,直译是:两个星系,大卫(David)和歌利亚(Goliath,巨人),出自《圣经》:大卫王战胜杀死巨人的故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星系战争:NGC 1510 vs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