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nmz 发表于 2017-11-7 16:48:05

追星逐月孙家栋

  2017年5月初的北京城,碧空蓝天,阳光明媚,春光盎然。刚刚度过88华诞的孙家栋,站在自家阳台上,在晨光照耀下,眯缝着眼睛眺望、欣赏着窗外的自然美景,晨曲中科学家的思绪掠过---百花吐艳春风暖, 国家富强航天昌。几天前,中国研制的 “长征七号”新型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携带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奔向太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宫二号”空间站圆满对接。这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47次飞行。三年前,孙家栋为中国当年“开门红”的第189次卫星发射任务而喜悦,如今仅仅3年时间就进行了58次航天发射。而这次发射,除突破诸多新技术外,单单就是预先确定19时41分“零窗口”点火发射这一点,就涉及到多项技术、天地间的精密计算、多个系统间的协调……这些喜讯、此刻的心情、此时的美景都让孙家栋喜不自禁。孙家栋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60年来发展的辉煌历程,他为中国航天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自豪,他为中国航天而点赞!
  孙家栋自称自己是千千万万个造星人中的普通一兵,是几十万航天大军中的普通航天人,但他自中国发展第一颗人造卫星担任技术总负责人起,见证了中国247次航天发射全过程的资深航天战略科学家。
  航天成为这辈子离不开的爱好
  1958年初春4月,西伯利亚的阵阵寒风虽然在呼啸,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正如火如荼,中国隆冬的冰峰正在春意中消融。孙家栋与22名同窗战友,结束了在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6年零8个月的苦读苦练,怀揣着真知学识,练就的强健体魄,带着连年全优生的纯金奖章,登上了归国的列车。在火车与铁轨隆隆的撞击声中,孙家栋告别了异国的老师、同学、战友,谢绝了众人的思恋与挽留之情,归心似箭地踏上了返回祖国的路程。他深情地望着车窗外:祖国啊,我回来了!我终于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回国后,孙家栋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即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孙家栋学的是飞行器发动机技术,他被安排到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开始了他的导弹研制生涯。他思路敏捷的才智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很快就被任命为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的总体主任设计师,并且挑起了导弹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研究室主任的重任。之后,孙家栋又升任为总体设计部副主任。
  孙家栋毕业后就搞导弹研制,心想这辈子就情结导弹了。1967年7月,由钱学森亲自点将,突然一个急转弯,让38岁的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搞了近10年导弹的孙家栋又与卫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向周恩来总理的一次汇报会上,孙家栋大胆地提出了“卫星许多仪器上镶嵌着毛主席金属像章”的难题。这在当时可不是一般的小问题,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时期,“三忠于、四无限”的个人崇拜把人们情绪推向极端的年代,发表不同意见是要冒政治风险的。然而,周总理认真地听完孙家栋的汇报后说:“我们大家都是搞科学的,搞科学首先应当尊重科学,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把道理给群众讲清楚,就不会有问题。” 周总理的话使孙家栋豁然开朗,悬在他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一举发射成功。
  1974年11月5日,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运载火箭矗立在茫茫戈壁的发射台上。这时,调度指挥的扬声器里传出洪亮的口令:“一分钟准备!”这个紧张时刻人们屏气呼吸,离火箭点火的时间只剩下几十秒钟,火箭托举着卫星在刹那间将即刻点火起飞,然而,卫星却没有按照设定的程序转入卫星内部自供电,这一突发现象意味着运载火箭如果起飞将会带着不能正常供电的卫星起飞升空。若是那样,送入太空的将会是一个重达两吨的毫无用途的铁疙瘩。
  就在这安静的千钧一发时刻,听到了孙家栋的一声大喊,他不顾一切地果断命令:“停止发射!”如果按照正常程序逐级上报,等待指挥员发布“停止发射程序”的命令已经根本不可能了。这时,发射程序终止了,可孙家栋却由于神经高度紧张而昏厥了过去。
  发布“停止发射程序”的命令需要一级一级申报批准,按正常情况绝不该由孙家栋发布。如果孙家栋没有很高的威望,指挥员也是不会执行他的命令。要知道,在这紧急关头果断处置是需要何等的胆识!将需要承担多么巨大的风险!在那个年代,还不仅仅是技术风险,更可怕的是那无法承担的政治风险。孙家栋如果不把个人的一切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怎能有如此的气魄!
  处理完故障后的卫星和火箭又重新进入发射程序,四个小时后,“各系统转内电”的口令再次发出,随着“点火”口令的下达,火箭在震耳欲聋的呼啸声中离开了发射台……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携带着“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喷射出巨大的烈焰,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离开发射台,发射获得圆满成果。然而,正当这颗卫星经变轨、远地点发动机点火进入地球准同步轨道,向预定工作位置漂移的时候,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通过遥测数据发现,装在卫星上的镉镍电池温度超过设计指标的上限值,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刚发射成功的卫星就危在旦夕了。10年前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射时,孙家栋不顾一切地果断命令“停止发射!”今天,孙家栋又一次发出了打破常规的指令“立即再调5度!”正常情况这指令需要精确后,按程序审批签字后才能执行。但情况紧急,各种手续都已经来不及,尽管孙家栋的指令已经被录了音,但毕竟没有指挥部会商签字,依孙家栋的位置和人格魅力,势必要立即执行,现场的操作人员为了慎重,临时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草草写下“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的字据要孙家栋签名,孙家栋毅然拿起笔签下“孙家栋”三个字。这三个字的分量和风险,如同十年前发射卫星的情况一样,也需要把个人的一切顾虑抛到脑后,战争年代这叫做“生死置之度外”,在没有硝烟的卫星发射、测控现场,这难道不是一种不顾个人安危的“大义凛然”!天上的卫星执行了地面的指令后停止了温度上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热失控被制服了,卫星终于化险为夷,保证了卫星定点和长期稳定运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验证了降温决策的正确性,这一绝招也引起了同行们的惊叹。
  受命于探月、北斗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孙家栋完成了祖国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为外国发射卫星……的全部任务过程,他对中国航天的确经历得太多,因为他对中国的卫星太熟悉,太有感情。1994年12月,孙家栋被任命为“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全面负责系统研制和建设工作。2000年随着第一步计划的顺利完成,工程由第一步的试验阶段正式转入第二步战略阶段。2004年5月,孙家栋被正式任命为“北斗第二代导航卫星”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纵览国内外航天科学技术和航天发展历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开展以月球探测为起点的深空探测将是中国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和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而孙家栋75岁时又挑起了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的重担。
  历史的车轮刚刚迈入新世纪的2000年,时任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的栾恩杰频繁地找孙家栋,他们两人的灵感一经碰撞立即迸发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火花。他们认为,按照国家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完全可以开展对月球研究探测的工程实施,如果能够正确掌握需求牵引关系,就可以着手考虑工程实施方面的大思路了。孙家栋根据自己多次开创大型航天工程担任总设计师的经验,在立项之前必须明确工程目的、实现途径、需求牵引、技术经济可行性、远期目标的连续性等原则问题。孙家栋提出,工程起步要先立足于满足工程的基本条件,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由简到繁分步实现工程应用的发展目标。
  2001到2002年间,孙家栋受国防科工委委托,组织全国各方面力量,开展了我国月球探测卫星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的研究,对我国月球探测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对月球探测工程的综合立项工作进行了反复论证。通过为期一年的综合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科学目标明确、先进,技术能够实现,没有颠覆性的技术问题。为国家的最后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2004年2月25日,国防科工委宣布:绕月探测工程于今日起正式实施。工程组织指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千年奔月之梦开始启动。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的所有航天试验都是围绕地球的活动,而探月工程则拉开了中国深空探测的序幕。
  2007年12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宣告: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这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历史性跨越,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48年前,孙家栋在人民大会堂两次参加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发射准备情况;39年前,孙家栋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时,聆听了邓小平充满号召性的讲话,他还在那个大会上作了题为《关于人造卫星的成就及展望》的专题发言;18年前,孙家栋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任总书记亲自把奖章挂到了他的脖子上;2010年1月11日,还是在这里,孙家栋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院总理与他亲切握手,向他致谢。当孙家栋与总书记、总理眼神对望的那一刻,他又一次感到祖国的伟大、事业的神圣、航天的光荣。
  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那一刻,全国的电视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个被摄影师抢拍到的镜头,当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的扬声器里传出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成功的消息时,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立起来,欢呼跳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却走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他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在偷偷擦眼泪,这个镜头令许多人所感动。一个年近80岁的老人,一个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了几乎一生的科学家,在人们喜悦之时躲在僻静处偷偷抹眼泪。
  2010年1月12日,孙家栋参加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大会后的第二天,便又启程飞往卫星发射场。孙家栋为了协调落实应用卫星工程的事情,经常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有时一周内竟然能去三、四个城市。老伴魏素萍说:“他总是天天跑,穿皮鞋太累,我每年光布鞋就要给他买四、五双,你说他费不费。”
  孙家栋身上有很多让人感到佩服和崇拜的东西,吸引人们的还不仅仅是科技成果,也不仅仅是他的科研历程,更吸引人的其实还有他的人生启迪,他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心路历程和对事业执著,对同志的真诚。当你与他交谈的时候会融入一种宽松融洽的探讨氛围,感受到他宽阔的胸怀、高尚的修养、与人为善的美德。他的品德赢得了周围人们的敬重、信任与亲近。几十年来,他没有为名利、金钱之类世俗的东西所左右,他不断地选择他有价值的人生,一次又一次地获得了事业更大的成功。
  孙家栋担任中国北斗导航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以来,在西昌发射现场组织指挥了14次北斗卫星发射,每次发射至少要亲临西昌卫星发射现场两次。自2007年4月14日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以来,在短短5年多时间里,单就为了发射任务,他从北京到西昌,到西安,再返回北京,辗转乘机就多达25个往返50余次飞行。而为了北斗导航卫星工程运载火箭、卫星、发射场、测控通信、地面应用这五大系统间的技术难关协调,测试疑点分析协调,研制进度协调,技术状态协调,技术变更协调……作为工程五大系统总总师,每当大的工程计划实施中大的节点,他都会亲临现场。
  北斗导航区域系统一直在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了大量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服务已覆盖全球三分之一的陆地,使亚太地区的40亿人口受益。2016年6月12日23时30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太空轨道,我国稳步推进北斗系统走出去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任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任务又向前迈了一步。
  有人说孙家栋奇人必有奇运。而孙家栋觉得自己最幸运的是,留学归国就加入了中国航天大军。在他60年的航天职业生涯中,亲身实践了从试验卫星到应用卫星,从地球卫星到月球卫星,从全种类应用卫星到载人航天以及航天器空中对接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里程碑。
  奋力拼搏六十载,践行中国航天梦
  在历史长河中,10年是弹指一挥间的短暂过程。而人生又能有多少个10年!孙家栋的10年、10年又10年,默默无闻却掷地有声,顽强拼搏赢得了党和国家的赞扬认可。
  1959年,30岁的孙家栋,在北京与魏素萍喜结良缘。
  1969年,40岁的孙家栋,主持研制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在即,在人民大会堂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卫星情况。
  1979年,50岁的孙家栋,被中共北京市委任命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总设计师。在这一年,当选为中国第一届宇航学会副理事长。
  1989年,60岁的孙家栋,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改任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在这一年,他代表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卫星商业发射服务”的协议书。
  1999年,70岁的孙家栋,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参加领导的中国、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009年,80岁的孙家栋也许是最为忙碌的一年,他在这一年中参与的活动多,主持的技术会议多,空中飞来飞去工作的内容多,这一年他主持、参加卫星发射会、登月战略研究会、火箭技术评审会等重要会议和活动近50次。而这一年最为重大的是,孙家栋荣获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这一年---
  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累计飞行494天,其中环月飞行482天,圆满完成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孙家栋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目视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向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
  3月5日,孙家栋收到了97岁高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亲笔签名写给他80大寿祝福生日快乐的贺信,信上写道:“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4月8日孙家栋生日那一天,他收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送来的生日贺卡,上面写着“尊敬的孙家栋部长:在您80华诞之际,谨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9月30日,孙家栋受国务院总理的邀请,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盛大国庆招待会。
  为中国月球探测后续工程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月1日上午,受中共中央的邀请,孙家栋作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首都各界20万军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
  孙家栋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一个个受阅方队在嘹亮军歌的雄壮声中威武向前;精良铠甲铁流滚滚;导弹武器威震四方;先进战鹰呼啸划过……孙家栋大学时的飞机梦、留学归来后的中国导弹刺天、如今应用卫星种类齐全遨游太空,航天大国的形成令人每个中国人振奋在那个瞬间一一掠过他的脑海。
  这时,新华社记者在天安门城楼上采访了孙家栋,他动情地说:“预祝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取得更大成就,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新华社《有一种纯粹令人敬仰》的文章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工作严谨敬业,对名利淡泊知足,对他人宽和谦逊……在孙家栋自己看来,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他并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崇高”,只要做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一个恪尽职责、恪守良知的科学家。
  2011年1月26日上午9时50分许,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孙家栋的家里传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孙家栋家里便说:“孙老您好,春节快到了,我代表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来给您拜年啦。”

  习近平(中)看望孙家栋(左)
  习近平紧握着孙家栋的手说:“您是航天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曾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祖国和人民都不会忘记您。对您为我国家航天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敬意和感谢”。
  孙家栋的事迹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此发出通知,组织各大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报道孙家栋的先进事迹。即刻,全社会掀起学习孙家栋院士的热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发出《关于开展向孙家栋院士学习活动的决定》后,组织开展了座谈会、报告会、读书心得交流等一系列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受到中央高度重视和中央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0年12月16日,科技日报大型报道《航天大师孙家栋》;
  2010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时代先锋:航天赤子孙家栋》;
  同天,人民日报刊登了评论员文章《爱国奉献的楷模》;
  2010年12月18日,中国广播网报道《“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的精神家园》;
  当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播出孙家栋《兢兢业业50载 只为梦圆在太空》……
  2011年1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循环播出了《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孙家栋和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作为科技界代表在片中亮相。至2月14日,中国国家形象片共计播放约8400次,孙家栋以中国国家形象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历数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记录,从第1次到第10次发射,经过了漫长的14年时光,从第90次到第100次发射则不足9个月。中国从第一次卫星发射到第100次发射用了37年,而第101次到第200次发射仅仅用了7年时间。并且创造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一个月内连续5次成功发射、一个月内将7颗卫星送入太空的发射记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密度常态化发射能力以及航天测量控制管理水平,印证了中国航天技术实力的不断攀升。中国航天对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基础实力所起的牵引与带动作用令孙家栋深感自豪,他深为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航天事业而自豪和欣慰。
  2010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代先锋”栏目登载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记者联合采制的题为《航天赤子孙家栋》的文章。站在西昌卫星发射塔前孙家栋祥和、亲切、淡定的照片放在整版最为显赫的左上角。文章开头写道“听说过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传奇人物。见过他的人,都忘不了他那温和的笑容、温暖的大手。他是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最年老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东方红一号’开启中国太空时代,‘嫦娥一号’迈出中国深空征程。81岁时,他又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同一天,《人民日报》评论员以《爱国奉献的楷模》为题刊载: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一面旗帜。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为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为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已至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战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奋斗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
  民族需要脊梁,人生需要信仰。孙家栋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爱国奉献的崇高信仰,始终是他人生的坚固基石。当每个人追寻人生意义、当民族复兴需要脊梁挺起,树立爱国奉献的理念是一切的开始。
  2017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孙家栋被评选为感动中国第一人物。颁奖仪式上的颁奖词为:
  少年勤学,
  青年担纲,
  你是国家的栋梁。
  导弹 卫星,
  嫦娥 北斗,
  满天星斗璀璨,
  写下你的传奇。
  年过古稀未伏枥,
  犹向苍穹寄深情。
  “功勋科学家,星斗焕文章”,孙家栋院士无愧于这样的荣誉!

  孙家栋院士(左)与作者王建蒙(右)在他办公室的月球仪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追星逐月孙家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