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昂首迈进批产时代
此次发射的两颗卫星只是北斗三号的首飞星,后续还有许多兄弟等待着飞入太空。在研制生产过程中,这些卫星经常处于并行生产的状态,难免会发生资源冲突的情况……如何保持生产的高速度,为今后的批量化生产铺平道路?研究院在承接首发双星的研制任务之初,就开始了生产模式的探索和变革。为此制造厂主动加强跟设计单位沟通,提前生产计划表,做好生产准备。任务下来前,就落实到相关单位各部门近百项待办事项,并对每一类产品都制定了产品计划,一旦输入到达,随时就能开展生产。例如在卫星热管生产中,他们充分利用电子文档进行设计和工艺的技术沟通,提前做好生产准备,下午4点设计图纸到厂,下午6点工艺图纸就完成晒图并下发到车间,当天晚上就开始了正式生产,最终只用10天左右就完成了热管产品研制,将生产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
为了尽量避免两星并行生产造成的关键资源冲突问题,制造厂科学规划,让两星“先后有别”,既能同步生产,又不会同抢资源。两颗卫星载荷结构板中的埋件多达几千个,热管近百根,如果还按照以往所有物料齐套后再统一复合的生产模式,即使加班加点也难以完成任务。于是制造厂对生产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优化结构板生产计划流程,化整为零,以一块结构板为最小单元进行齐套性管理,齐套一块复合一块,复合一块部装一块。这种生产模式保证了生产现场流水作业,为今后型号批量化生产做好了准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