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vsr 发表于 2017-12-1 17:03:30

航天医学可破解太空失重谜题

  当我们看到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面带微笑接受人们的欢呼时,很少有人会知道,这些经过千挑万选,身体素质超过常人的宇航员在空间飞行过程中,骨质和矿盐每月的丢失量为1%至2%。更令人担忧的是,骨丢失现象不会因为宇航员适应了太空生活而消失,如果在太空中工作时间过长,骨骼和肌肉发生的生理变化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如何防止骨丢失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和空间科学面临的巨大难题。这正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英贤为之努力破解的谜题。她对记者说:“如果一直在太空中生活,宇航员根本不需要理会骨丢失。我们之所以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要让宇航员返回地面后还能正常生活,并且,这一研究对更多人的健康都有价值。我们面向航天开展前沿研究,最终还是为了造福全人类。”    从细胞层面实现突破    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骨丢失可能是人类宇航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50年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就将一种拉力强劲的橡皮绳装置列为宇航员的重要训练装备;几年后,脚踏车、拉力器这些在地面上十分常见的健身器材也先后进入了“太空健身室”。这些装置都有一项共同而重要的用途:帮助宇航员克服因失重导致的骨丢失和肌萎缩。2008年,在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之后,李英贤团队破解失重谜题的征程随之正式起步。她的思路是,先弄清楚失重是通过哪些分子来影响人体骨骼,然后分析这些分子与骨丢失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这种因果关系,加速骨形成或抑制骨流失,让宇航员的身体免受失重的影响。她率领的团队用了一年多时间,从300多个候选分子中,在全球首次找到了会影响成骨细胞(也就是负责骨生成的细胞)的小核酸分子,这就确定了失重在人体内的作用目标,使得针对小核酸分子干预的药物和手段,能够真正预防和治疗失重对宇航员的伤害。李英贤在揭示失重生理学效应分子机制上的重要发现,对开展有针对性的失重防护奠定了基础。因此,当这一成果在2012年公开发表时,立即在医学界和空间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关注。    李英贤告诉记者,这项研究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在于其对太空医学的重要贡献,更因其有望惠及更为广大的人群。人类在衰老过程中,同样面临着骨量下降的问题。仅在我国,就有7000万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有较高几率患上骨质疏松症者更高达2.1亿,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老年人,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因此骨折,而遭遇种种不便。    用科技创新为大众造福    她向记者强调说:“在失重性骨流失基础研究方面,中国是比较领先的。我们这个成果出来后,包括欧洲航空航天局都要和我们合作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基础应用方面,不仅面向航天,而且服务地面,让老百姓也享受到科技的贡献。我们想把这个成果更多地转化于为老百姓服务。如今,骨丢失、心肌功能紊乱、肌肉萎缩都是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包括免疫功能的调控和节律,都是我们航天医学所面对的挑战课题。” 来源:《经济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航天医学可破解太空失重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