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世界航天进展综述
廖春发2006年是中国航天创建50周年,也是人类首次遨游太空45周年和航天飞机首次试飞25周年。在这一年中,世界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继续取得新进展,载人航天及太空探索计划进展顺利,军用、民用和商用卫星发射活动比往年增多,各国航天投入继续增长,新一轮国际太空竞争格局正在形成。中国航天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有力竞争者,美国继续引领世界航天新潮流,俄罗斯力图重振昔日航天雄风,欧洲、日本和印度在奋力拼搏,努力增强航天实力;航天技术继续在全球迅速扩散,越来越多国家乃至私营企业涉足航天领域,国际航天合作展现新趋势。
1. 新一轮国际太空竞争趋势日趋明朗
航天技术及其产业一直是世界各大国激烈争夺的战略制高点。由于航天对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的6年中,世界各主要航天大国和一些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都将发展航天技术视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举措。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中国和印度等航天大国都已制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长期航天发展战略、规划或政策,其中,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签发了新的《国家航天政策》,中国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俄罗斯公布了《2006~2015年航天发展规划》; 印度航天部已向政府申报审批载人航天计划,拟投资44亿美元在2014年进行首次载人飞行,并正在酝酿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日本正在制定《宇宙基本法》,试图放宽军事利用太空的限制,放弃1969年以来仅限定于“非军事”目的的和平利用太空政策。
各国航天投入经历了冷战结束后的10年低迷之后,重新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2006年上述国家的航天投入继续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航天发射活动频繁,航天产业得到的政府大定单和合同越来越多,军、民、商三大领域航天活动的规模在扩大,预示着新一轮国际太空竞争格局正在形成。但新一轮国际太空竞争与美苏冷战时期的太空争霸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它不是美苏两霸间的太空竞赛,而是体现多极世界形成过程中多个大国间的太空竞争:美国要力保世界航天的领导地位;欧洲试图整合全欧资源,在航天制造业、发射服务、全球导航与遥感卫星以及太空探索等重要领域获得战略上的独立自主性和经济上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俄罗斯力图重振昔日航天雄风,在载人航天、不载人太空探索、航天制造与发射服务业,以及各种军用、民用卫星技术的重点领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并扩大俄罗斯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日本、中国和印度在亚洲竞争地区级航天大国地位的同时,力图跻身世界航天大国或航天强国行列。
除了上述航天大国在不同层面展开国际太空竞争之外,还有一批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亚洲的韩国、巴基斯坦、泰国、伊朗和我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南非、尼日利亚和以色列,独联体国家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也都加大航天投入,培育人才,积蓄力量,试图通过与美、欧、俄、中、印等国家不同形式的合作,研发军民两用侦察与通信卫星或科学卫星,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增强其军事、科技与经济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和在本地区的影响力。
2. 2006年各国继续加大航天投入,航天预算10年增长近1倍
2006年,美、欧、日、俄和印度等主要航天国家继续在军用和民用两大领域增加航天预算,其总投入估计已突破500亿美元。其中美国2006年军民航天预算大约为375亿美元,欧洲航天局、欧盟及其各成员国在航天的总投入大约为75亿美元,日本大约为26亿美元,俄罗斯大约为15亿美元,印度大约为9亿美元。与1997年上述航天国家合计投入的335亿美元相比,10年间,各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投入总共增加了165亿美元,增长近1倍。
3. 美国发布新的航天政策
2006年8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签发了新的国家航天政策,以替代克林顿总统1996年9月签发的航天政策。这项新政策既是老政策的延续,也是对过去10年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发生重大形势变化(尤其是反恐战争)而做出的政策修正。
布什总统发布的这项新政策比老政策更趋理性和务实,对控制太空等敏感话题的表述比较原则,比较含糊,留有充分余地,但对“主权”与“权利”的表述又更准确。例如在1996年航天政策中声称“对美国空间系统的故意干扰和攻击,就是对美国主权的侵犯”,而新政策却改为“对美国空间系统的有意干扰就是对美国权利的侵犯”。既有宏观的大政策也有微观的具体政策;既与1996年政策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又回应了当前和未来航天活动中世人关注的或可能面临的问题,如太空核电源、太空碎片、频谱利用与保护、出口政策和国际合作等。但在国际合作与航天技术及产品的出口限制等热点问题上未见重大政策变化。
4. 载人航天活动顺利展开,美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研制正式启动
2006年下半年美国航天飞机连续3次圆满飞行,标志着美国载人航天活动不仅成功地摆脱了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的阴影,而且为航天飞机在2010年退役前完成国际空间站后续组装工程所需的14次飞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俄罗斯在2006年也发射了多艘联盟号载人飞船和多艘进步号载货飞船。美俄两国频繁的载人航天活动,为国际空间站往返运送了20多名宇航员(其中包括世界首位自费女太空游客)和数十吨燃料、食物、水和科学仪器设备。
美国实施太空探索构想第一步重返月球工程取得重要进展。2006年8月31日,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选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设计、研制和制造新一代载人探索飞船(CEV),该飞船取名为猎户座(Orion),合同总价值高达81亿美元。
“猎户座”载人探索飞船是NASA太空探索计划的关键。它是替代航天飞机往返国际空间站执行载人载货任务,以及重返月球乃至远征火星的新一代飞船,预计2014年首次试飞,2018年首次登月飞行。
5. 欧俄联手设计新一代载人飞船
2006年7月18日俄罗斯航天局撤销快船号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的竞标工作,宣布暂停实施世界瞩目的快船号计划。虽因经费不足暂停研制快船号,但俄罗斯无意停止新一代载人飞船的发展步伐。目前俄罗斯已开始转向欧洲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据2006年6月26日美《空间新闻》周刊报道,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政府已经同意与俄罗斯开展为期2年的新一代先进乘员运输系统(ACTS)的联合设计工作。ACTS飞船将用于国际空间站、未来的载人登月或其他任务。如果欧俄能达成合作协议,日本也表示愿意参加。促成这项合作的外部动因是美国表示拒绝美国的伙伴国参与猎户座飞船的研制工作,而欧、俄、日又无力单独完成新一代飞船的研制任务。
目前俄方已选定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参与第一阶段联合设计工作。这标志着欧俄合作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设计工作有望正式启动。
6. 俄罗斯研制新一代可重复使用的货运飞船
据俄媒体2006年4月21日报道,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货运飞船“渡船”号,以便在2013年以后接替已经使用了20多年的进步号货运飞船,用于向国际空间站或月球基地运送补给品。
由于新一代货运飞船不仅能重复使用,而且能在轨“摆渡”转运30吨货物,因此与现有一次使用的2.5吨载货能力的进步号相比,新一代“渡船”号将大大提高运输能力和降低航天运输成本。
新一代货运飞船采用船、货分离的设计思路:即先将空载的“渡船”号发射到距地面200km的驻留轨道上待命,然后由另一枚火箭将装有货物的专用“集装箱”送入相同轨道。此后“渡船”号采用两个对接口中的一个与货箱对接,将其摆渡到国际空间站或月球等指定位置上。这种摆渡飞船还能将空间站垃圾装入货箱内转运到近地驻留轨道,抛入大气层烧毁,并在轨等待下一批货物的到来。
7. 航天技术继续在全球迅速扩散
航天技术已不再是美、俄、欧等大国的专利。2006年朝鲜进行的导弹发射和核试验震动全球。近年来又有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巴西、阿根廷、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克兰、马来西亚)以及产油国(如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为提升本国在本地区中的国际地位正在积极发展航天技术,它们或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或正在积极制定计划,寻求合作开发航天技术,或选派宇航员遨游太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至少有4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开发航天技术,其中有些国家和地区正在独立发展军民两用的侦察、通信卫星系统。
此外,在美国和欧洲,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私营企业已在投资进入过去只有政府和大型航天公司才有能力涉足的航天领域,而一些大学研制微小卫星已经不是新鲜事。例如,2006年9月俄罗斯一箭18星发射失败的多数微小卫星都是美欧俄的大学研制的。
8. 国际航天合作展现新趋势、新特点
国际空间站是美俄两大战略竞争对手在冷战结束后由争霸走向合作的产物。这项由美俄主导,联合欧洲、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等16个伙伴国参加,历时20年,耗资上千亿美元的跨世纪重大合作工程,目前仍有一半组装任务尚未完成,而且又面临规模要压缩,驻站人员要缩减,目标及其价值要重新评估,人货运输和电力供应紧张等诸多矛盾与问题。迄今为止,参与合作的各伙伴国,尤其是美、俄、欧、日等主要国家虽然都承诺会把这项工程进行到底,力图从中获取最大利益,但也都在总结各自在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中的得失与经验教训,调整未来的国际合作模式与策略。当前影响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三大障碍是:国家荣誉,国家利益和对技术转移的关切。
因此,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的国际航天合作趋势出现了若干新趋势、新特点。首先是美国婉言谢绝欧洲和日本等盟友参与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太空探索计划,表示要自己单干。由于美国不再愿意将耗资上千亿美元所产生的国际威望和科技创新成果与别国分享, 因此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5年内,美国重返月球所需研制的新型飞船及其运载工具都不允许非美国公司参加;其次是欧盟对伽利略导航卫星计划的国际合作政策也发生了大转变,从原先面向全球寻求全面合作转向以拓展市场为目标的有限合作,不允许包括美国在内的非欧盟国家参与伽利略卫星系统的研发与部署,尤其是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参与特许经营权的投标及其未来的管理。上述事例表明美欧对国际航天合作日趋保守和谨慎。未来10年内,类似国际空间站这类多国参加的大型国际航天合作工程(如载人登月或登火星等)不会重现;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大航天工程(如导航卫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而俄罗斯由于经费短缺但技术上仍有实力,可能更乐于寻求国际合作来实现自己无法完成的重大航天目标,欧洲、日本、印度和中国可能转向俄罗斯,开展双边或多边的以探索月球或火星为主的短期阶段性合作。未来更多的是另一类带有强烈商业或政治外交色彩的多边和双边航天合作。例如6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地球观测集团(GEO),又如美日、美印、美韩、美台(湾)、中俄和欧俄之间已经和正在开展的各种小型、单项国际合作。
摘自《卫星应用简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