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是灶神星“毁容”嫌犯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9月12日发表一项最新天文学研究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号的最新探测表明,灶神星的粗糙并不是被撞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其表面冰的影响。这项结论对于理解行星形成、演化以及未来执行登陆这些天体的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黎明”号是第一个探测小行星带的人类设备,也是首个环绕两个不同天体——灶神星和谷神星运行的无人探测器,其返回的任何数据,都在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太阳系早期的“黎明”时代。
灶神星直径约为525公里,是太阳系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质量第二大的天体,仅次于谷神星。灶神星形成于约45.6亿年前,是经历过太阳系早期岁月的绝无仅有的小行星。2011年至2012年间,“黎明”号探测器首次探索灶神星,旨在了解它的动态和特征,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分析我们太阳系的历史。
过去,科学家曾认为灶神星表面粗糙度的差异,是由其他小行星造成的撞击坑导致的。但是“黎明”号探测器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单是撞击坑无法解释这些粗糙度差异。此次,美国南加州大学天文学家艾萨姆·海吉及其同事发现了大面积较平滑的地形,它们与高水平的氢浓度相关联,这些意味着灶神星表面应该存在冰,而这些冰极可能参与造成了灶神星目前的表面构造。
过去两个世纪中,人们对灶神星的详细状况知之甚少,而今终于对其地貌特征及它与太阳系行星的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指出,确切掌握该小行星表面粗糙度的信息,对于未来执行登陆这些天体的任务至关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