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四大典型企业看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上)
伴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完善和应用开发,以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四维图新、合众思壮、华力创通等为代表的一批北斗上市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本文通过对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合众思壮、华力创通等典型企业开展书面调研和实地考察,总结四大典型企业发展的共性和特色,以期对北斗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做出深入分析。一、企业基本情况
1. 发展历程:卫星导航定位业务起步较早
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合众思壮、华力创通均属于国内较早进入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公司,成立时间集中在2000年前后,上市时间集中在2010年前后(表1)。经过多年发展,四家企业在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市场影响力处于第一梯队。按照企业发展阶段来看,大体上都经历了艰苦创业、转型升级和规模化发展三个阶段。以北斗星通为例,2000年9月至2007年8月为其艰苦创业阶段,伴随我国首颗北斗卫星发射而生,积极切入北斗卫星导航业务;2007年8月到2013年12月为其转型升级阶段,重点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布局;2014年1月至今为其规模化发展阶段,持续优化卫星导航业务布局,推动规模化发展。
表1四大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上市时间
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北斗星通
2000
2007
16.2
海格通信
2000
2010
41.0
合众思壮
1994
2010
10.7
华力创通
2001
2010
4.2
数据来源:公司2016年年报
2. 业务构成:卫星导航全产业链布局
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合众思壮、华力创通都将卫星导航业务作为主营业务,且已形成覆盖“天线—芯片—模块—终端—系统及运营服务”的卫星导航全产业链布局,北斗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全国竞争力较强(图1)。其中,北斗星通立足导航定位技术开发与应用,实施“北斗+”(向上加技术、向下加行业,横向加规模)这一基本发展策略,现已基本形成基础产品、国防装备、汽车电子、基于位置的行业应用与运营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海格通信坚持“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逐步形成无线通信、北斗导航、泛航空、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业务板块,其中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业务收入共占64%。合众思壮以“成为时空信息领域全球领先的高精度专业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为愿景,确立了北斗高精度核心技术开发战略,持续专注时空信息,基本形成北斗高精度、北斗移动互联、空间信息应用三大业务方向。华力创通实施“立足国防军工,引领军民融合”发展策略,逐步形成卫星应用、雷达与通信和仿真测试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北斗导航业务收入占比接近40%。
图1 四大企业主营业务
数据来源:公司2016年年报
3. 应用领域:军、民品市场齐头并进
四大北斗企业在卫星导航定位业务领域坚持军民融合发展,积极开拓国防市场和民口市场,属于典型的军民融合型企业。北斗星通主营的导航定位产品、解决方案等,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海洋渔业、空间信息、智慧城市、测绘测控、车辆导航、变形监测、精准农业等领域。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国防装备业务收入19847.8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12%。海格通信按照“先行开拓军用市场,逐步加大民用市场投入”的思路布局发展卫星导航业务,目前已成为我国军用北斗导航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用户涵盖了各军兵种、电信运营商、公安、武警、海警、消防、政府、交通等重要部门。合众思壮凭借其高精度定位这一核心竞争力,推动各类终端产品和服务广泛用于国土、测绘、水利、环境、矿产、农业和林业等资源管理领域和规划。华力创通卫星导航板块以军品为主,主要面向国防、交通、旅游、林业、海洋、公安、民政等应用领域,提供卫星导航和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级、系统级产品及服务,先后已承担多个北斗军品型号项目,覆盖海、陆、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有力支撑了国防信息化建设。
4. 科研力量:软、硬件基础条件齐备
四大北斗企业高度重视战略性技术研发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各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研发投入均超过1亿元,研发人员占企业总人数比例都超过20%,研发生产和测试环境完备,基本形成了人才队伍庞大、科研手段先进、功能配套完善的研发与创新体系(表2)。北斗星通设立了导航与通信天线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汽车电子研究院、元器件研究院、硅谷研发中心、佳利电子研究院以及其他各业务单元研发机构,汇聚了业内一流研发团队,为高精度天线与通讯业务、汽车电子业务、佳利电子、芯片业务等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研发条件。海格通信每年投入科研创新的资金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0%,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核心分部和海格院士工作站,带动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集聚与培养;公司还拥有业界领先的屏蔽实验室,以及卫导、惯导、天线场、电波暗室等先进测试系统和现代化的环境试验手段,积累了一系列成熟通信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建立了预先研究和产品研究相结合的“滚动式”科研模式。合众思壮在高精度定位算法领域拥有一支专业开发团队,在精密单点定位(PPP)算法、单频亚米级定位、多频RTK等方面拥有多年产品开发经验,具备强大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华力创通为强化北斗核心技术研发,持续完善研发所需软硬件条件,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生产和试验等大型科研设备30余台(套),拥有一个卫星通信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表22016年四大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公司名称
北斗星通
海格通信
合众思壮
华力创通
研发人员数量/人
538
2026
664
393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21.56%
23.61%
31.45%
54.40%
研发投入金额/亿元
1.13
5.25
1.70
1.2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7.01%
12.75%
14.43%
28.67%
数据来源:公司2016年年报
二、企业主要做法
1. 初期从军品市场切入北斗业务
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华力创通艰苦创业阶段,正值我国北斗系统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施阶段,北斗系统性能竞争力不强,北斗应用市场特别是民口市场拓展困难。鉴于北斗系统起源于国防,并率先在国防领域应用,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和华力创通在成立初期,先行开拓军品卫星导航市场,用其他业务板块收入反哺北斗业务发展,以求得生存。这些企业在北斗民用市场开拓初期,因为市场需求小,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北斗情怀”和“北斗梦”信念的支撑和坚守,一步步坚持下来。随着国家北斗系统的部署完善和应用开发,我国北斗民口市场逐步打开,各大企业按照军民融合思路不断加码民口市场,北斗业务发展迎来“春天”,逐步实现北斗导航业务板块盈利。
2. 以投资并购助力北斗全产业链布局
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合众思壮、华力创通都是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推动产融互动,瞄准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上下游,加强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形成覆盖全链条发展的能力,巩固在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领先地位。比如,北斗星通分别于2015和2016年陆续收购华信天线(100%股权)、佳利电子(100%股权)、东莞云通(100%股权)、银河微波(60%股权)、广东伟通(70%股权),并相继投资海上鲜(10%股权)、杭州凯立(35%股权)、赛思电子(17.65%股权),不断拓宽公司业务范围,丰富产业链。其中,佳利电子、华信天线、广东伟通和东莞云通处于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的上游,为天线制造企业,此次收购对于北斗星通拓展运营商天线市场,强化北斗市场中天线类基础产品技术和销售优势,提升公司在北斗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银河微波主要开发生产各类微波产品,对其收购将加强北斗星通在国防装备业务板块的整体竞争力。海格通信近年来也坚持产业和资本双轮驱动发展,开展了多项资本运作项目,拓展业务范围。2016年“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专项工作启动,拟收购海格怡创(40%股权)、海通天线(10%股权)、武汉嘉瑞科技(51%股权)、西安驰达飞机(53.12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其控股子公司摩诘创新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并推动实施定向增发计划。合众思壮也积极通过外延并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2016年公司通过收购中科雅图(100%股权)、吉欧电子(100%股权)、思拓力(100%股权)、吉欧光学(100%股权)、上海泰坦(65%股权)等进一步拓展北斗应用市场。华力创通充分利用资本平台,在卫星应用、无人平台等业务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行业主动挖掘项目,通过收购兼并促进主营业务规模化发展。2016年公司收购明伟万盛,充分利用公司在国防领域积累的北斗导航、智能控制、虚拟现实等核心技术和应用经验,大力拓展轨道交通行业应用市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