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fg 发表于 2018-1-8 10:43:11

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

  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革命和发展模式创新,是现代化城市整合发展的更高形态,其核心在于运用现代 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无所不在的高速融合网络、智能感知环境和超强海量运算能力,改革城市信息系统管理 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公众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推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智慧深圳”,这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顺 应国际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先进城市发展潮流做出的战略决策,旨在通过以城市智慧化为特征的 新一轮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各种创新要素智慧交融,催生新的技术、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抢占城市 与产业发展制高点,使深圳成为智慧城市示范区、智慧产业领跑者。
  面临形势与发展基础
  1. 面临形势
  信息通信技术快速演进为提升城市运营和产业 发展水平带来重大机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信息和通信技术融合发展,赋予我们这个时代巨大 的活力。信息通信技术对产业的渗透和带动日益明 显,新的业态不断涌现,信息和通信产业获得前所 未有的发展。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也从初期简单应 用信息技术、处理具体事务的应用系统集成阶段, 发展到实现精细化、动态化管理的智慧阶段。特别 是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 分析优化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交叉融 合,实现了更全面的感知、更快速的互联互通以及 更高效的信息处理,为全面提升城市经济生活质量 创造条件。
  2. 重大意义
  当前深圳面临城市现代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发 展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创 新城市管理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深圳质量 和幸福深圳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转变城市运营管理模式,优化政府城 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 人口及其流动性的日益增长,城市的环境资源保 护、交通拥堵防范、食品安全管理、社会医疗保障、 城市治安维稳等城市管理工作压力日见加大。“智 慧深圳”建设将为变革城市管理模式提供有力的 技术保障,从而提升城市管理的监测、分析、预警、 决策能力和智慧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 精细化程度,满足公众对城市生活和营商环境的 新需求,增强应对突发和重大事件的应对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
  有利于优化城市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信息系 统的协同共享程度和效率。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城 市级的统一顶层设计和整合管理制度安排,各部门 的信息系统多头开发,数据中心重复建设,效率低 下,浪费严重,同时由于缺乏数据统一标准和高效 的交换机制,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制约信息系统的运营管理效率。“智慧深圳 ”建设将极大地推动城市 信息化管理体制优化,加强城市信息系统的统筹力 度,通过云服务等新技术应用,整合资源,创造价值, 为城市信息系统间的共享协作提供有力支撑。
  有利于构建智慧化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 转型和提升。深圳虽然在高新技术领域拥有一批创 新型领军企业,但整体上产业结构的深层次问题还 比较突出,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大部分产业仍处于 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链低端,对外依存度高,产品 增值率低。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日 益提高的形势下,“智慧深圳”建设有利于我市及 时抓住世界信息和通信产业发展趋势,利用城市转 型升级、功能提升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以信息服 务业带动信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形成低能耗、高 附加值的智慧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 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产业与城市共繁荣。
  3. 发展基础
  经济实力雄厚。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年来, 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 化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2011 年本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1 万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288.8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1339 亿元。 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深圳坚定不移地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努力推进国家创新型 城市建设,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造出“四个 90%” 的鲜活经验,成为全国自主创新的先锋城市。2011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的3.66%,居全国前列;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300 多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 11875 亿元;企业创新水平全国领先,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
  电子信息产业发达。拥有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 基础和发达的交易平台。2011 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 值超过 1 万亿元,约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 1/7。 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领域,拥有华为、中兴、腾讯 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创新型企 业。在感知技术领域,拥有包括射频识别、卫星定位、传感器、安全防伪等技术领域的企业集群,产 值规模在 50 亿元以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仅“华强北电子一条街”便聚集了数十家电子产品 专业市场,年交易规模超过 300 亿元,是全国最大 的电子产品集散和交易中心。
  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信 息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通信网络实现全网数字 化,3G 移动网络实现 96% 以上全覆盖,互联网普 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 85.8% 和 75%,无 线宽带覆盖率达 87.9%,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城全网” 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基于 IPv6 的下一代互联网已开始试运行。信息化应用广泛, 居民网上电子健康档案库、智能交通、数字化城市 管理工程、公共安全网格化管理、智能电网示范项 目等建设不断推动,电子认证、信用体系、电子支付、 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初步建立,电子政务 网络覆盖到街道和社区,以网上服务为主的电子政 务公共服务体系取得明显成效。无线城市建设及应 用服务大力推进。深圳已成为国内信息化程度最高 的城市之一。
  主要任务
  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 推进智慧化城市管理及社会服务应用,形成可持续 发展的智慧城市和智慧产业两大生态体系,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城市与产业共繁荣格局。
  1. 优化管理机制,提高运营质量
  优化城市信息化系统管理机制,建设信息资源 融合畅通、共享便利、公平开放的智慧城市公共环 境,加强城市运营主体间的协作,通过一体化运营 支撑,实现对城市的高效管理和公众的周到服务。 建立统一领导体系。推动网络、平台、信息资源融合。基于云计算转换服务模式。优化运营模式。 发展社会民生智慧应用。
  2. 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城市环境
  建设无处不在、全面覆盖、安全保障的智慧感 知、传输网络、高速运算、信息交换及服务运营支 撑的智慧化环境,加快现有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创造良好的城市运营基础条件。 建设无所不在感知网络。建设高速融合的下一代宽带网络。构建多领域“深圳云”体系。 构建统一保障的城市级信息安全体系。加快现有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
  3. 建立公共平台,完善支撑体系
  打造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提高各个 系统间的基础数据交换、优化分析服务能力,为各 部门及第三方系统集成应用提供支撑,促进部门及 行业间信息互联、互通、融合和共享,加速智慧应 用孵化速度。
  统一平台标准体系。探索建设运营模式。形成 平台服务能力。提高平台管理水平。
  4. 实施标准战略,抢占创新高地
  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和标准化战略,构建以应用 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用合作的技术创新 体系,加快智慧产业和智慧应用领域重大核心关键 技术研制开发。
  高度重视标准研制。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突 破相关领域重大核心关键技术。积极推进开放式创新。
  5. 推动业态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向价 值链高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智 慧深圳”为共同品牌的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链融合。探索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培 育产业辐射扩张能力。
  重大工程
  实施全覆盖感知网络、高速融合网络、公共服 务支撑平台、“深圳云”、信息安全、技术攻关、 产业培育、标准化、智慧应用、重点先行等十大工程, 奠定智慧城市基础,努力完成“智慧深圳”建设的 各项任务。
  1. 全覆盖感知网络工程
  建设覆盖城市的身份识别感知网络,扩大位置 感知网络应用范围,建立覆盖全市的视频监控网络 和环境感知网络,根据行业应用需要建设专业感知网络,形成城市整体感知环境,实现城市动态实时 监控。
  重要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以 3S 等技术为基 础 , 加快对现有公路、铁路、环保、气象、水电气 和防灾减灾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感知和自动化控制 等技术的应用和改造。创新公共管线规划建设维护 管理模式,集成自来水、电力、燃气、排污、通讯、 地铁及综合管线等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信息数据,理 顺全市的地下管线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全市地下管 线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实现地下管线数据化和三维 立体管理。统一标准,完善配置,促进各有关部门 及行业的资源共享,提高决策支撑能力和城市基础 设施管理效率。
  2. 高速融合网络工程
  建设多层次、立体化、高带宽、全覆盖的无线 基础网络,实现固定宽带接入网络、有线电视网络 从网络到业务的融合,构建 T 级骨干网、G 级接入网、 业务 IP 化的下一代高速网络,打造无缝连接的城 域泛在网。
  3. 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工程
  优化城市信息化系统管理机制,统一城市管理 服务信息系统的标准体系,研究智慧城市公共服务 支撑平台的运营管理模式,提供应用支撑、技术发 展、基础能力等服务。
  4.“深圳云”服务工程
  构建面向城市管理、民生信息、行业应用等领 域的系列专业“深圳云”体系,形成辐射华南的云 计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5. 信息安全管理工程
  建立全面覆盖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 层的标准统一的城市级信息安全体系,提供实时全 面保障,预防和管理信息风险,创造有利于“智慧 深圳”安全运行的环境。
  6. 技术攻关工程
  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部署优势关键核心技术攻 关,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集成,实现关键共性技术、重大战略产品和重点工程的突破。
  7. 产业培育工程
  重点培育云计算核心设备及相关软件、物联网 智慧应用集成、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智慧终端、数字 内容等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发展服务平台运营、服 务应用外包、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等新兴模式, 推进智慧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8. 标准战略工程
  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 科研机构参与制订国际国内标准,为标准研制提供 专利信息服务,推动专利与技术标准融合,开发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标准。
  9. 智慧应用工程
  整合感知、分析等新技术,采用网格管理法和 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对城市运行情 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再造城 市管理流程,建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置问题、 解决问题的机制,实现精确精细、敏捷高效的城市 管理和服务模式。
  10. 重点项目工程
  在一些技术比较成熟、有一定基础、惠及民生 的领域,加快推进一批重点先行项目建设,通过示 范带动和推进智慧深圳建设。
  一站式智慧门户工程。以市民及企业为终端服 务对象,建立市民及企业用户可定制、个性化、一 站式的“我的智慧深圳”公共信息服务网站,用户 登录个人帐户,便可定制相关的社会保障、税务、 医疗、教育、交通、水电等个性化数据,直接享受 所有的公共服务项目,接收不同政府部门发出的信 息及提示,查看与自己相关的缴费付款事项,了解 公民权利和义务。
  空间基础信息共享工程。以 3S 等技术为基础, 整合深圳市空间基础信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 公众提供空间信息在线共享交换服务,建立全市统 一的“空间政务信息共享窗口”。深化完善“数字 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加快深圳市建筑内部结构数字化进程 , 创新公共管线规划建设维护管 理模式,统筹建设全市水、电、天然气、通讯和地 铁等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信息的地下管线信息化系 统,实现地下管线数据化和三维立体管理,为有关 部门提供决策支撑,便于有关企业咨询,实现各有 关部门及行业的资源共享。
  智慧市政工程。建立市政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应 用试点,对大型桥梁、高架立交桥、隧道等基础设 施的安全状态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实时监测。加强 城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运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 传感技术,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数字化、智能 化城市管理应用试点。
  智慧诚信工程。以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为基 础,征集整合工商、税务、社保、法院和海关等部 门的信用信息,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 完善市社会诚信平台数据库系统,为社会提供优质 的信用信息服务。
  智慧交通工程。建设交通综合监测、运输、应 急仿真、调控以及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等,促进 交通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提升交通运行效率。
  智慧医疗工程。建立居民电子病历,构建城市、 社区、医院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促进远程医疗和个 人移动医疗服务,完善疾病防治和医疗研究,提高 医疗服务水平。
  智慧食品药品安全工程。积极推动对我市食品 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实施电子监管,逐步实现我 市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积极 推动对药品(含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的 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实施电子监管,逐 步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药品安全追溯和分析服务。 智慧环境工程。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完善针对气象、城市旱涝火灾、水资源、水生态、空气质量、 无线电电磁环境、海洋生态等方面的感知预警监测 系统,不断提升市民生存环境。
  智慧物流工程。建设功能齐备、信息共享、互联 互通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电子口岸、企业信息 化、重点物流信息项目等,构建全程的物流信息平台。
  智慧社区工程。建设智慧家居环境,在住宅中进行多元网络信息自动化控制,提供家电控制、安 防监控、环境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在小区实现安防 中控、在线支付、车位调度、业主电子投票等智慧 物业管理服务。在社区提供交通物流、商务管理、 市政安全、智能电网等智慧化服务。
  智慧警务工程。实施智能车证、智能管控、智 能监管、智能采集、智能视频、智能侦查、智能内 务等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全市公共及监管场所安全 防范技术水平,构建信息化、智能化、高技术化的 新型警务模式。
  智慧教育工程。实施智慧校园、智能化教学监 测和学习评价、网上互动教学平台、网上虚拟实验 室、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项目,构建虚拟教育城, 提供智能化的教育公共服务,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和市民的终身教育。
  智慧电网工程。建设多种可再生能源应用平台, 实现各类新型电源及用户的无扰接入、有序退出, 支撑电网自愈可调,提升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水平。 推广应用智能电表、智能电器、电动汽车、储能电 站等,促进电网双向互动服务。
  智慧电子商务工程。加快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建 设,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 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加速推动移动电子商务服务。 发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在线支付,建立电子商务信用 体系,推进电子商务安全认证,完善现代物流配送 体系,优化电子商务通信环境,优化电子商务交易 环境。
  智能安全监测工程。建设智能安全监测系统, 利用射频识别、传感技术对特种设备、易燃易爆和 危险化学品等实施监测管理,实时监测采集危险物 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信息,实现预警、 实时监管等智能服务。
  创新资源共享工程。加快创新资源等综合数据 库建设,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 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推进信息由单一系统共享向 多系统共享转变。

来源:网络转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