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1-16 10:06:29

王礼恒:航天科研工作者要关注前沿,加强颠覆性创新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建设航天强国指明了方向。对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从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关注颠覆性创新、推动多学科融合、加强军民融合、发展商业航天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关注颠覆性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是给创新的一个定位。”王礼恒说,“接下来讲了几个层面,第一个就是强化基础研究,这是符合我们国情的,也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原创是源头,它将引领发展。”
  王礼恒拿起一张刊登十九大报告全文的报纸,“应用基础”四个字下面两条铅笔标注的下划线异常醒目。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这对航天科研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通过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航天强国提供强力支撑,这正是我们航天科研生产部门的主要任务。”
  大量事物从科学原理角度证明可行,但实现工程应用并非易事。例如量子通信,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了规律和机理,但实现工程应用仍有很长的路。
  “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后,可以做新产品,产品做成后可以做产业,这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所以,我们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推动航天产业的转型升级。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王礼恒说。
  随后,王礼恒以数码相机大规模代替胶片相机为例指出,航天颠覆性技术研究非常难,但有些技术会改变以往的模式,包括发展模式、制造模式、经营模式等。他还以美国猎鹰9号火箭为例,提醒中国航天科研工作者要关注前沿,具备敏锐的嗅觉,捕捉颠覆性、革命性技术的苗头。
  深化军民融合推动商业航天发展
  “多学科融合是重要的发展趋势。”王礼恒指出,在建设航天强国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原创,另一方面应做好集成创新,集全国甚至全球之优求突破,这也是航天系统工程的优势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使太空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全军前列。“航天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军民融合,”王礼恒说,“目前大部分原材料、元器件等实现了市场化,以后还要拓展到系统级产品,例如电推进等。军民融合是我们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建设航天强国必然要走的道路。”
  王礼恒提出,军民之间是开放、包容的。“很多年前,我们在火箭上写上‘中国航天’,意思就是中国航天是中国人民的航天,中国航天的发展要靠大家。”思考航天技术如何转化,从而真正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践行军民融合的重要内容。
  “美国SpaceX的思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对别人的创新,不是他做了,我们就跟着做,而是要从中得到启示,我们要开拓思路,拓宽眼界,从中寻找新的理念、方法、模式。”王礼恒说。
  从2015年开始,国务院支持社会资本进入遥感卫星领域。王礼恒认为,商业航天的前景可期,我们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商业航天发展。“我们从认识和理念上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比如如何利用我们国家的空间基础设施去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支撑和服务;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这些沿线国家能参与进来,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在王礼恒看来,创新是第一要素,人才是创新的根本。“要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发挥他们的优势,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之下,如何稳定骨干人才队伍,让他们更好地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航天作为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应该谋划和组建国家实验室,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集全国之优、开放的、基础性的,特别是在应用基础研究上作出贡献的,这将对推动航天强国建设起到重要作用。”王礼恒说,“同时,我们做好论证,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抓手,取得创新的重大突破,引领航天事业上一个新台阶。”

来源:网络转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礼恒:航天科研工作者要关注前沿,加强颠覆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