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98 发表于 2018-1-23 15:32:58

“北斗”,何时真正来到我们身边?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又一次成功飞天,拉开了2018年高密度发射的序幕,而作为一个从一出生就注定要走向寻常百姓家的“国之重器”,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何时用、谁能用、怎么用又一次受到瞩目。那么“北斗”,何时真正能来到我们身边?
  眼下“北斗”所处的环境,和10多年前第一颗名为“北斗”的导航卫星面世时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撇开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新四大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谈,仅就“北斗”自身而言,也正在从“三步走”中的前两步“向中国提供服务”“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迈向最后一步“向全球提供服务”,而留给这一步的时间仅剩两年——2020年年底前我国将建成真正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年“北斗”除了编织天上的太空网络之外,也在不断为地上的人类提供服务,我国推出的全球首个支持“北斗”的加速辅助定位系统,服务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用户突破1亿,日服务达2亿次。巨大数字的背后,却可能是普通民众的另一番感受,即除了某些专业领域所听闻的北斗放牛、北斗菜之外,大众日常生活里似乎再难觅到“北斗”的影子。“北斗”这张耀眼的“国家名片”,究竟去哪儿了?
  01
  北斗未来有望成为手机“标配”
  说起北斗应用,在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北斗”已经“标配化”使用。这种应用已经形成从芯片到终端、到制造业、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以芯片为例,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截至2017年年底,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接收机天线已占国内市场份额90%。这一个个的芯片,正是“北斗”走向寻常百姓家的前提。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专注无人驾驶的企业,将“北斗”芯片加入整个系统的研发里面。
  过去5年,我国480万辆营运车辆上线“北斗”,建成全球最大的北斗车联网平台,全国4万余艘渔船安装“北斗”。相比2012年,我国公安出警时间缩短近20%,突发重大灾情上报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应急救援响应效率提升2倍。截至2017年底,“北斗”累计救助渔民超过1万人,甚至被渔民称为“海上保护神”。
  5年来,“北斗”由“高大上”转为“接地气”。以北京为例,已有33500辆出租车、21000辆公交车安装“北斗”,实现“北斗”定位全覆盖;1500辆物流货车及19000名配送员,使用“北斗”终端和手环接入物流云平台,实现实时调度。
  当代社会中有这样一种错觉,即只要手机上用不到的,似乎就很难说“来到了身边”。据悉,目前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已支持“北斗”,并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北斗”正逐渐成为标配。
  02
  北斗将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公共服务
  对于一套导航系统,人们最为关心莫过于其定位精度,但鲜为人知的是,仅仅依靠“天上”的卫星,定位精度往往只能控制在10米量级,而要提升这个精度,短时间来看似乎只能从“地上”下功夫。
  眼下,就有一张由1400多个北斗基站和上万台套设备组成的“北斗网”在中国境内铺开。这将为整个传统的位置导航服务带来革命性变化,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在中国将成为一种像水电一样的公共服务。例如在普通导航时代,使用车载导航仪“很容易就出错”,尤其在一些主路辅路的路口。但如果用了“北斗”,在车辆抵达的最后100米甚至10米,或许不必再靠电话“喊”来确认服务,“车可以直接开到你的脚下”。
  事实上,这张“网”并非凭空搭建,在GPS时代,我国气象、交通、国土资源等多个行业就已经建有大量GPS基准站。通过技术升级改造,这些基准站将可变为“北斗”基站,建成国土范围内无缝隙覆盖的“北斗”地基增强网。在去年上半年,我国已经基本具备提供服务的能力,初始的服务能力可以提供米级、分米级的高精度服务,在某些局部区域已经实现了厘米级的高精度服务。完全建成后,人们就有望感受到从10米,一下子到分米级、厘米级的体验飞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司长白贵霞说,面向不同人群提供不同服务,主要是基于实际需要,并综合考虑成本、效率、信息安全等因素。以亚米级为例,简单说就是不到1米的精度级别,比如0.8米、0.9米,均是优于1米的精度,这对普通民众使用车载导航服务已经足够。他还提到,从技术成本上来说,厘米级和毫米级的服务终端,需要采用专用装备。但从目前的制造工艺来看,这种装备很难“加载”到手机里。当然,从信息安全角度分析,厘米和毫米精度的定位已经涉及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也需要具备相应资质才能获取。

来源:网络转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斗”,何时真正来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