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开展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观察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这样一笔财富:至2017年年底,共拥有有效专利超过2万件,注册商标1600多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000多件,技术秘密近2万件。“这些技术倘若能够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可观贡献。”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发展部总工程师孙晓春说。而当前,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正是航天科技集团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
三板斧迎来发展曙光
早在2012年,集团公司启动知识产权转化应用促进工程,全面启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此后几年间,集团公司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设立重点支持基金、优化升级服务机构,三板斧相继放出,转化工作的曙光初现。
科研人员的动力不足是制约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如何激发知识产权的创造力和成果转化的原动力?
2014年,航天科技集团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激励的指导意见(试行)》,促进职务发明人和转化团队奖酬落实。指导意见严格界定了职务发明人的资格要求,细化了转化团队的构成与职责,明确了职务发明人和转化团队奖酬的计算依据,甚至详细到给出了奖酬的提取比例、支付程序、支付方式和时间。
政策发挥“指挥棒”作用,从根本上激活了创造的源泉。指导意见的出台,确保发明人合法权益能落到实处,从而激励更多的职务发明产生和运用。紧随其后,2016年,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再度印发《加强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对转化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成果转化需要资金支撑,多个转化项目嗷嗷待哺,“粮食”从哪里来?
2016年4月,集团公司成立航天专利基金,为所属单位转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两年来,航天专利基金以其特有的“股权+技术”投资模式,蹚出了一条崭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道路。
去年年底,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设立的国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航天专利基金增资10亿元,这标志着航天专利基金已提升为中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在助力航天科技走向千家万户的道路上,它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转化工作需要专业化的服务,以保障转化工作有序高效进行,专业服务从哪里来?
2017年8月,集团公司在原知识产权中心的基础上,增加职能设立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心建立了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专家顾问和外部支持等4支队伍,全面支撑保障集团公司转化工作。
在具体操作中,中心通过与各单位建立协同机制、对科技成果进行分析识别与深度挖掘、开展市场调研与供需对接、选择适当的转化模式、落实转化收益、进行产业化对接等,让转化工作有序、高效运作。
双轮驱动让转化加速
几年时间里,航天科技集团通过实践,构建了知识产权转化的双层渠道。
在集团公司层面,由总部牵头,各单位从“单打独转、各自为战”转变为“优势互补、整体出击”。
截至目前,集团公司梳理对外转化项目200余项,并遴选外部技术需求近100项,编制了两集《知识产权转化应用项目名录》,并通过“公司总部搭台、实体单位唱戏、中心专业服务”,组织各单位积极参加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技术转移、项目推广活动。
在院、厂所级层面,各单位加强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各类技术交易平台的联系,主动融入产业链,积极与上下游进行项目对接,逐步建立起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提高了转化工作成效。目前,多家单位已成为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地国防技术转移的中坚力量。
在渠道畅通的同时,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模式也逐渐成熟起来。
一种模式是“内转内”,主要体现为“军转军”,兼顾“军转民”。对拥有核心技术或背景应用需求、具备通用性的知识产权,各单位在内部不同系列型号、不同产品、不同领域中转化,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了时间和经费,提高了投入产出效益。
另一种模式是“内转外”,主要体现为“军转民”和“民转民”。对技术优势明显、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知识产权,通过许可或作价投资的形式,快速投入市场以取得竞争优势;对无型号背景且非密的非核心专利,采取直接转让的方式,使其快速实现经济价值。
渠道和模式双轮驱动,让转化工作明显提速。几年下来,单是“军转民”一个领域,集团公司就涌现出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长输管线输油泵等一大批优秀转化项目,累计转化金额近20亿元。
在广东、江苏、山东等地,集团公司有关单位建立了航天军民融合技术转移平台,依托平台加强对各省市的市场调研和供需对接,实现与集团公司科技成果的精准匹配,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如今,已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固化为新常态的航天科技集团,正驶上航天技术增值服务国计民生、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快车道。(赵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