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八号将实现整体回收,三年内首飞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系列型号总工程师龙乐豪邀赴清华大学,以“中国的火箭与航天”为题,为在场的学者、学生以及央视网络直播平台的数万观众,讲授火箭知识,解答相关问题。龙乐豪称,火箭技术门槛高,目前只有少数国家玩得转。龙院士将运载火箭的特点概括为“四高”:高门槛、高能量、高效率、高耐力,世界上能独立研制运载火箭的国家不多。运载火箭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譬如,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上有设备近3000台,电子元器件近19万只、电缆长近329公里、从0秒到入轨共有2000多项指令……
龙院士还表示,火箭技术很关键,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数十年来,我国研制了10多种运载火箭,发射270多次,将400多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入轨精度、发射成功率位居世界前列,既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需要,又为20多个国家提供60多次国际商业卫星发射。
如今,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多型上面级已首飞成功,长征八号,长征七号A也已开始研制,预计2020-2021年相继首飞。此外,我国还研制了快速响应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已成功飞行4次。回首几十年的历程,龙乐豪感慨,我国发展运载火箭技术的特点,就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龙院士还表示,未来中兴火箭长征九号,可以用来造“太空电站”。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攻关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除了人们熟知的载人登月、深空探测发射任务,长征九号还可以用来造“太空电站”,即“空间太阳能电站”。龙乐豪介绍,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每平方米太阳能可产生约1300瓦热能,可将其收集、转化并传输到地面。理想条件下,在地球同步轨道部署1公里宽的太阳能电池环带,则一年接收的太阳能等于地球可开采石油的总量。
龙乐豪在讲座中展示了我国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三步走设想。当前要做的,则是通过伞降实现采用常规推进剂的火箭子级落点精确控制;与此同时,完善、优化新一代运载火箭。他介绍了长征八号和长征八号A的构想:长征八号运载火箭计划于2021年首飞,其芯一级和助推器将进行整体垂直回收。
IT之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