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增强现实)与北斗卫星系统的完美融合,带来航天界的“中国新速度”
人工智能装备自诞生起便吸引了世人足够的视线,但真正进入工业生产,尤其进入航天型号领域有效指导生产研制过程还比较鲜见。目前,该项技术在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过程中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开始为卫星研制提供强大支持。据了解,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环部项目团队自2017年起,开发了基于各型号平台的数字化总装检验系统。智能系统在解放作业人员双手的同时,还形成了检验作业培训、作业引导、结构化数据采集、多媒体记录、检验数据包自动生成等功能,不仅提高了检验作业的规范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比如,原来一项舱段导线焊连的检验工作,需要2人协同对焊连状态进行逐一确认拍照,弯着腰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而智能检验装备的应用,能使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同时也确保了航天器研制过程的检验检测数据包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此次“首秀”可谓惊艳。智能总装检验装备实现了在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场工作中的应用,完成了卫星进场、卸车开箱、总装电测等卫星发射厂各阶段检验人员作业辅助引导工作,形成了基于工序的多媒体数据包生成及管理功能的导航卫星发射场数据包。
航天五院总环部科研人员介绍,人工智能在未来卫星总装测试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光明,项目组后续还将根据航天器总装工作特点,开展总装过程预警等各项功能的开发,助力导航卫星等各型号研制。
网络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