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着力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
今年夏天连日的多雨天气,不仅给地上人们的出行带来了麻烦,也让天上对地观测的光学遥感卫星犯了难——无法穿透厚厚的云层成像,对地观测也就无从谈起。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夏正欢博士带领团队埋首研究,试图寻找更为适合的对地观测解决方案。
作为航天科技集团第一个、国内军工企业首批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2015年成立至今,在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领域不断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攻关平台、国家级的国内外开放交流合作平台、高端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中心及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基地。
前沿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围绕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仿真、天基信息高精度处理、空间信息融合三大研究方向,实验室开展了空间光通信与光网络、新体制探测感知、空间导航定位与定时新技术等一系列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
夏正欢有着参与成像雷达相关研究十余年的经验,他带领着这支11人的“博士团队”进行新体制成像雷达原理样机的研制和试验工作。夏正欢介绍,成像雷达相比光学成像具有更好的穿透能力。新体制分布式雷达系统属国内首创、尚无先例,可以实现成像信号的收发分离,有效提高分辨率与幅宽,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满足多种应用需求。
特别是利用多颗小卫星组成成像雷达星座,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同一区域的观测频率,在实现高分辨率和大幅宽兼顾的前提下,成本还更加低廉。“与传统光学载荷的遥感小卫星相比,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雷达具有很大优势。这些技术取得的突破将推动整个商业遥感行业的发展,引领未来商业航天的发展方向。”实验室副主任石慧峰说。
目前,项目团队正在大力开发成像雷达图像的智能处理算法与软件,应用于对典型目标进行快速检测、分类与识别。
对外交流助优势共享
2016年12月,为落实集团公司“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海外研发与智力资源,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展开合作,双方共同签署了共建人工智能数据处理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
2017年,联合实验室完成人员派驻,初步形成小规模的研发管理团队,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真正做到了实体建制,将平台建设落到了实处。
通过联合实验室的平台,实验室还建立起海外研发资源网络,与不同学科领域机构开展项目级合作。2017年,他们与剑桥大学就在激光通信领域开展合作进行了初步接洽;2018年,与德国宇航中心开展合作,在SAR大数据挖掘、干涉成像等领域开展共同研究。
此外,在国内,实验室还分别与北京邮电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展开合作,共建实验室,充分利用各方优势,推动空间技术应用及产业的发展。
创新管理促团队建设
作为集团公司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它的建设和管理没有先例可循。实验室拥有一套独立的考核运行体系,相当于一块“特区”,在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有着极大的自主权限,为真正发挥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价值提供了体制保证。
在经费管理上,实验室落实建设资金,建立了相对独立的财务账户;在人员管理上,将聘任专职和兼职人员相结合,采用灵活机制引进高水平人才、聘任客座教授,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分类管理,采用独立的绩效考核模式;在激励机制上,设立了针对具体项目的立项奖和结题奖、奖励高水平论文与专利成果的成果奖以及奖励专利成果转化的转化奖。
同时,实验室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有着组建团队、搭建技术、制订计划、管理经费等极大的自主性,给有能力的项目负责人以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促进人才自由发展。
目前,实验室聘请了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实验室的客座教授、顾问,指导实验室研究工作。通过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招聘知名高校优秀博士,实验室组建了40余人的实验室基础团队,均为博士以上学历,为实验室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代振莹)
网络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