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之星又将回归,这次地球能躲过此劫吗?
在银河系中,有一些恒星是存在伴星的,尤其是和太阳类似的恒星,基本上都有一个伴星。然而奇怪的是,太阳的这颗伴星始终没有被天文学家发现过。后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轨道外发现了一颗矮行星塞德娜,塞德娜作为太阳系内的一颗天体,其轨道的偏心率大到了让天文学家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其轨道的近远日点分别达到了114亿公里和1500亿公里。天文学家为此苦恼了很长时间。尽管具体的原因不明,但天文学家可以肯定的是塞德娜一定是受着另外一颗引力巨大的星球影响,使其在太阳和这颗潜伏星球之间摆动。
再后来,天文古生物学家马泰赛和惠特曼发现,地球生物的发展轨迹,存在很明显的周期性。他们利用大量数据加以计算,发现每隔2600万年,地球生物就会遭受一次大毁灭,而最近的一次便是恐龙灭绝事件。
最后,马泰赛和惠特曼提出一个假说,认为地球这些周期性的毁灭事件,很可能与太阳的伴星有关。然后,他们按照这颗伴星出现的周期,大致计算出这颗伴星是在距离太阳1光年的轨道上运行。其运行一周,即以近日点为参考,大致需要2600万年。
由于这颗伴星一点回归,即经过太阳系的奥尔特云区域,其巨大的引力就会绕动这里的彗星或者小行星,改变它们的运行轨道,从而将它们送进太阳系内部,一部分就会到达地球附近,并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这是因为它对太阳系的生命具有毁灭性,所以,天文学家将这颗假设存在的伴星称之为涅墨西斯,即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的名字。从而赋予了这颗伴星以恐怖和神秘的色彩。
这一理论提出来不过几十年的时间,由于不断被媒体扩大和渲染,在公众的心目中,似乎世界末日已经近在咫尺。其实,绝非如此。根据科学家们的计算,这颗伴星如果真的存在,那么,距离其再一次经过奥尔特云还需要1000万年左右的时间,所以,现在就担心它给地球带来毁灭,确实有点杞人忧天的味道。另一方面,假如它真的在1000万年后如期而至,恐怕那时候的人类也早已进化到II级或者III级文明阶段,那时恐怕对付它送来的小行星,必将是小菜一碟。
所以,总体来看,复仇之星即便回归,也不一定再对地球造成毁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