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用快舟火箭反卫星作战 可射数十颗弥补战损
图片为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三颗卫星发射升空。虽然此次任务采用纯商业发射合同组织形式,但快舟一号甲小型运载火箭背后的快舟一号火箭确实不折不扣的我军大杀器。2013年,“快舟一号”升空不到两小时,美国航天网站便在头条显要位置,以“中国秘密发射新快速响应火箭”为题报道此事。报道称,“快舟”其实就是中国的太空快速响应作战系统。这次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抢在美国之前,成为首个完整发射卫星-火箭一体化快速应急空间飞行器试验的国家。实际上,快舟一号火箭的真正名字叫快舟应急空间飞行器,在公开刊物《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中,大致可以了解到中国应急空间飞行器的发展情况。文中提及,应急空间飞行器是一类快速集成、入轨、实现、具有星箭一体化创新特点的新概念飞行器。我们常常看到火箭运载卫星,火箭与传统在轨航天器都是独立生产的,最后在总装大厅卫星被安装到火箭上,并发射升空,这段准备时间会非常长,一般从生产一个卫星到发射需要大约3年左右的时间,而发射准备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如果碰到紧急任务怎么办?只能依靠在轨卫星多来帮忙,但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为了加快卫星的部署和应急发射能力,能不能把卫星和运载火箭在生产时,就组装到一起呢?据了解,美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太空快速响应”计划的国家,在本世纪初,美国在总结了目前空间技术现状、近二十年主要战争经验教训,以及未来信息化战争可能的需求后,认为现有美国的空间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需要,主要表现在:美军的航天发射准备时间实在太长,往往战争已经结束,而申请发射的卫星还在发射台上进行测试,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快节奏的基本需要,美军在科索沃危机、伊拉克战争和反恐行动中多次因为突发事件没有被卫星及时发现,而造成贻误战机。
大家知道,侦察卫星的过顶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一颗军用侦察卫星每天覆盖目标区5至9次,每次覆盖时间只有几分钟时间,这不仅提高了敌方进行反卫星侦察的效率,而且还让敌军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侦察机动,如何快速补充卫星,让敌人没法掐算过顶时间成为应急卫星系统的一个主要使用方向。就在美国先后发射多颗应急快速响应卫星之后,中国则率先解决了发射准备时间长的问题,开创性的将卫星和火箭一起生产,卫星成为了类似于导弹的战斗部一样,与火箭组成一个一体化的星箭组合体,然后和导弹一样,这种星箭组合体批量生产,长期贮备,一次性使用,平时不用的时候被放置在保护发射筒内,使用时由装载发射车在野外机动发射,随时随地发射卫星,而一次发射准备时间不到12小时。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刚才我们说的侦察卫星过顶覆盖的时间较短问题,可以通过发射数十颗廉价的星箭组合体,并设计合理的应急轨道星座,让解放军可实现对危机区域或者特殊纬度带的长时间近持续覆盖,满足对危机区域覆盖的需要。军事专家雷泽先生告诉记者, 我国的快舟应急空间飞行器不仅单次发射时间快,星箭组合体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发射,同一批次组织多次发射,卫星如果美军进行太空战,将中方卫星击落,我方将随机发射数十颗卫星进行太空能力的补充,而美军却没有这么快的反应能力。
(作者署名:图说军事)
网络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