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1735亿元
<p align="center"></p><p> 2006-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分布图</p><p>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0日讯 2015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今天在京发布。白皮书显示,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仍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产业总体产值达到1735亿元,较2014年增长29.2%。 </p><p> 白皮书说,北斗应用占比进一步提高,市场贡献率接近20%,北斗兼容应用已经成为国内行业市场和特殊市场的主流方案。产业新增投资和新增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约45万,人才流动现象明显加剧。 </p><p> 白皮书介绍,2015年,很多北斗企业登陆新三板。截至2015年底,业内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已达到37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9.3%,在行业兼并重组和新三板上市热潮的带动下,市场集中度有所回升,但产业群体中绝大多数仍是小微型企业。 </p><p> 白皮书指出,2015年,不仅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武汉、南京、西安等一批重点城市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一些中小城市的相关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绩。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鄂豫湘、川陕渝等区域,依托原有发展基础和产业聚集效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下,产业投融资进一步活跃,推动了产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从而稳固了五大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据统计,2015年五大区域的产业总体产值已达到1406亿,占全国总产值的81%。 </p><p> 在市场发展方面,2015年国内市场需求总量有较大提升,其中行业市场、大众市场、特殊市场的各类产品销量均明显增加,但由于设备价格下降,产值增长与销量增加不成比例。据统计,2015年国内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6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4.4亿台。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接近1000万台,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约为371万台,各类监控终端销量在800万台左右,高精度定位接收机和板卡销量(含出口)14万台/套。 </p><p> 随着国外主流厂商纷纷量产兼容北斗芯片,使北斗终端社会总持有量达到甚至超过亿万量级。其中,采用国产芯片的北斗兼容型终端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台/套。行业市场中,如交通运输、测绘、手持终端、物流等传统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产值稳中有增;大众市场中,如车载导航、智能手机、位置服务等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产值大幅增加。同时,无人机、室内定位、穿戴式设备、人员安全监控、空闲经济应用、安全应急等新兴市场需求正明显激增,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p><p> 在产业链发展方面,2015年各环节产值较2014年均有明显增长。产业链上游和中游在全产业链中相应占比仍然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14%和61%以运营服务为主的产业链下游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移动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位置服务,以及各地公共位置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使下游的位置服务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在产业链各环节中产值涨幅最快,在总产值中占比达到25%。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产值仍然主要集中在中游,说明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p><p> 白皮书最后指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自身有着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未来几年仍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总产值还将会以每年20-30%速度增长。2016年,要重点围绕以北斗技术创新与应用模式创新为主线,积极倡导“北斗+”促进卫星导航创新和“时空+”推动位置服务发展的理念,同时积极推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实现“融合化”和“搭车化”发展。 </p><p>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自2011年开始,每年度对外正式发布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已成为行业内专业权威的产业统计分析和研究资料参考。 </p><br />
页:
[1]